APP下载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9-01-13王淑棉

魅力中国 2019年52期

王淑棉

(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荆家庄中心校,河北 邢台 055650)

目前,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简单,仅依据教材对数学知识进行单一地讲授,忽略了小学生的主体体验与感受,使得数学课堂变得没有生机,不利于促进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了改变上述教学现状,教师应遵循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开发数学生活化的教学资源,丰富数学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进一步将生活与数学问题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数学知识。

一、利用生活化的情境进行导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导入是数学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在导入时教师要联系低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给学生制造一种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更快速地进入学习的状态,融入到正式的知识教学中,使学生对数学问题产生亲切的感觉,从而主动地去获取相关知识,使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较大的兴趣。面对小学低年级的教学,教师要努力地联系实际,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意愿,自然而然地引领学生进入知识点的学习中去。

例如,教师在教学“加减混合运算”时,设计以下课堂活动。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喂养过小鸡吗?”生:“喂过。”师:“小兰拿了一些米,准备去喂小鸡,将一些米撒在了地上,有6只小鸡被食物所吸引跑来吃米,过了一会又有3只小鸡跑过来,地上出现了几只小鸡?请列出算式”生一:“6+3=9(只)。”师:“非常棒!后面又有2只小鸡过来吃米,此时有多少只呢?”生二:“6+3+2=11(只)。”师:“此时有7只小鸡都吃饱了,跑到别处休息了,还剩几只呢?”生三:“6+3+2-7=4(只)。”……教师巧妙地利用“小鸡吃米”的这一生活场景进行导入,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中很快得出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重点内容。

二、挖掘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

教师在开展生活化的教学中,就要认真研读数学教材中所包含的教学内容,依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同时也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对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进行观察,促进学生进行生活化的学习实践,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书本上的知识点。教师要尽可能地寻找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结合的点,将抽象的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真正地引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意愿,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设计以下课堂活动。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了一袋喜糖和7小包瓜子,要把7包瓜子分给2名同学,应该怎么分呢?请列出算式。”生一:“7÷2=3……1(包)。每名同学分3包瓜子,最后余出1包。”师:“老师从一袋喜糖中拿出来29颗糖果,要把它分给6名同学,应该怎么分呢?请你们列出算式。”生二:“29÷6=4……5(颗)。应该每名同学分4颗糖果,最后余出5颗糖。”……教师挖掘“有余数的除法”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一知识点。

三、从教材中挖掘生活化的内容,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学生的身心特点也是数学教材编写的依据内容之一,教材中的内容也都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比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程度。在设计练习题时,可以根据教材中的例题进行适当地改编或创新,力求符合学生的实际,让数学练习完全生活化,发挥教材的最大价值,教师要灵活地使用教材,合理地将其中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互相联系,让学生主动地去做练习,逐步地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时,设计以下课堂活动。师:“同学们,咱们学校一年级的学生有376名,二年级的学生有284名,你们能算出低年级的学生有多少名吗?”生一:“376+284=660(名)。”师:“你们在进行竖式计算之前有没有先猜一猜它的结果呢?在猜结果时要用到什么方法?”生二:“应该用估算的方法。376≈400,,286≈300,所以376+284≈700。”师:“你们学会了吗?以后进行估算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教师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内容,让学生对低年级人数进行估算,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要严格遵循先进的教学理念,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原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以及对课堂内容的接受程度,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设计数学问题,不断探索并创新生活化教学的新模式,将学生原本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转化成形象的、熟悉的生活情境,在具体的场景中激发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使学生逐渐掌握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