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践生活化理念

2019-01-13熊建文

魅力中国 2019年52期

熊建文

(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第三中学,江西 宜春 331200)

在具体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学手段的生活化、学生作业的生活化以及对学生评价的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际经验,具体可以从以下几大方面来实施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开展:

一、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当一件和你熟悉的事物越接近时,你就更容易接受它”,对待知识的学习也是如此。初中数学来源于生活,是生活规律的直观折射,初中数学中的很多理论在生活中都能得以体现。所以在对初中数学进行教学时,如果能够联系学生内心深处的“生活世界”或许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根据课文知识内容,合理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将知识理论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联系在一起,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进行到初中数学“轴对称”这一章节的内容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对轴对称知识有一个更为直观的感受,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将“蝴蝶翩翩起舞”的场景展现给学生,配上优雅动听的音乐,模拟蝴蝶飞翔时的场景。然后在合适的时候对学生进行“轴对称”概念的导入,这样学生对“轴对称”概念的记忆就会更为直观,很容易和生活中类似的案例联系在一起,相比于传统的课堂理论知识导入,这种生活化教学在学生理解上更具有优势。

二、例题讲解生活化,使学生感受到习题中的生活特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当代的初中学生通常已经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之中积累了相关的生活经验,并且其正值青春期,故而对各类事物充满新奇之感。不过当其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会因为教师所布置的大量习题而疲于应对,这些习题多数采取了应用题的形式,故而无法让学生产生研习兴致。考虑到这一情形,初中数学教师应实现对数学习题的生活化设计,即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具象的生活实例表现出来,以此来帮助学生产生研习兴致。例如相遇问题是学生初步接触的两个物体运动的较复杂的应用题,其中涉及了“运动方向”“出发时间”“运动结果”等新的运动要素,给学生的思维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力求体现数学问题生活化,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应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数学教师要将那些让学生看上去就兴味索然的应用题设计成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习题,以此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习题中所蕴含的生活特质,从而让学生能够更为主动地投身于数学知识的研习之中。

三、实践活动联系实际生活化

在课堂之余安排实践活动,也是希望学生通过实践发现理论知识的实际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数学理论知识、课堂、实践、课后作业等结合起来,在课堂讲解之后,可能学生只是初步的了解了知识而已,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还不够,这时安排课后作业和实践活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深化、系统化所学的知识。学生通过完成课后作业、搜集查阅资料、动手操作、互相交流讨论,及时的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经历数学知识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通过自己的观察、实验、操作、总结等活动,感受数学的广泛存在和数学前辈的辛苦,从而激发对数学的喜爱之情。老师布置课后实践时,不仅仅是依据课本就是,还可以自己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去小组调查。这一过程也是學生锻炼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和提高学生个人实际操作能力的过程。

四、设计生活化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的真谛

初中数学教师要善于对数学课堂进行拓展,也就是说,教师所组织的教学活动不应当仅仅停留在课堂之上,而是应当发挥第二课堂,即课外实践活动的意义。这样一来,将大大提升数学课堂的覆盖范围。同时,当初中数学教师为学生设计出生活化教学实践活动之后,将让学生在参加这些活动时变得更为踊跃,如此也将帮助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的过程之中领会到数学的真谛所在,从而使其意识到数学知识学习对于现实问题解决的意义。同时,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秉承数学思维去看待各种现实问题。

五、数学知识合理的应用于生活

在当下的教学改革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还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对数学这类和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学科而言更是如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明确知识传授固然重要,培养学生“求本源”的理念更为重要,只有学生能够根据生活中的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合理解释和解决,才算对知识彻底掌握。

如在进行到“三角形”一节的学习时,教师可以联系实际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生活实践问题:“学生们,你们所座的板凳都有些松散了,有什么办法能够固定呢?”在教学要求的驱动下,学生积极思考,最后总结出“只有三角形才具有稳定性”的特殊性质,可以在板凳上适当的加点横木,构造出三角形确保其稳定性。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安排学生课下动手修复自己的板凳,当学生成功修复板凳时,那种成功的喜悦远比知识学习来得更为实在。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使教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初中数学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阶段,对学生后续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初中数学中,生活化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理论与现实的联系,提高教训效果,是当下教育进步的重要表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作出改变,完善教学方法,积极推动数学生活化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