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2019-01-13郭桂桃
郭桂桃
(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东风小学,江西 九江 332000)
小学教育是培育学生接受正规式教育的重要领域,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对小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掌握了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好了基础。另外,德育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中的重要核心,也是教育的根本性含义。小学阶段是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领域,也是培养学生德育的重要场所。需要小学教师对德育的培养进行重视,特别是语文教师。以下内容是对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培育小学生的德育而进行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一、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小学生的思想意识具有空白的特点,也是培养小学生掌握各种技能的重要时期。培养小学生技能的工具是教育,而教育的核心理念并非只是使小学生掌握技能的基础知识,还要在知识的基础上具备德育品质[1]。德育品质凌驾于任何知识之上,如果学生的技能水平较高,而德育缺失,即使拥有再高的技能,由于德育的缺乏而使技能无法发挥出来,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从此可以看出,德育对小学生的重要性。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立德树人的策略
(一)师生关系良好建立
1.师生间勤于沟通
小学生的特点具有思维能力较低,概念意识模糊。语文教师要掌握小学生的各种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勤于与小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语文教师要改变自身教师的形象,将自已的身份转变成小学生的好朋友。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师生间的互动为教学模式,在互动过程中将语文知识进行传授。学生通过教师的身份转变,能够在心理上改变以往惧怕教师的心绪,接受教师与自已的交流,能够把自已的想法全部告知教师,使教师能够快速掌握学生的心理。教师再根据学生存在的不良心理因素通过有效的方式进行改善,使学生的思想观念朝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提升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源动力,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能够积极的投入语文学习过程中,在语文德育教育的过程里实现德育的有效培养。另外,由于语文教师利用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的与教师进行互动,通过有效的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根据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法
1.深度挖掘德育知识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普遍都存在德育教育,语文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策略。在备课过程中,要针对每一篇文章进行德育知识的挖掘,并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将文章内存在的德育知识传授给学生。德育教育并非是一朝一夕培育的过程,而是通过日常积累,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始终被德育教育包围[2]。在德育教育环境的影响下,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朝向正确的方向迈进,达到德育教育的目标。
例如,在学习语文课文中的《小白兔与小灰兔》一课时,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除了要把课文中的重点知识标记出来,还要深度挖掘文章具有的德育教育内容。此篇文章阐述了两只兔子帮助老山羊后,老山羊为了感谢两只兔子的帮助给了两只兔子各一车的白菜,小白兔和小灰兔的选择不同,小灰兔收下了白菜,而小白兔却选择白菜子。小白兔通过自已的劳动得到了大量的白菜,而小灰免则是吃光了白菜。教师挖掘出此篇文章含有的德育知识:只有辛勤劳动才能得到自已想要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挖掘出来的德育知识传授给学生,实现了德育教育的培养。
2.改变以往的应试教育理念
每位小学生的思维、习惯、特点都具有差异性,而以往的教学理念是以应试教育为教学理念。在这种教学理念下,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独有的优势。语文教师要改变这种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核心,挖掘每一位学生自身拥有的优势,并不断扩大学生的优势,使学生的自信心不断增强。小学生对任何概念都具有模糊的特点,需要依靠教师及家长的引导,才能朝向正确的方向迈进。德育教育也是如此,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德育,语文教师要做到引导小学生。根据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引导小学生向适合他发展的方向发展,使其自信心在不断增强的趋势下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特点,实现健康的成长过程。
3.加入课外教学培养学生德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有限的,是教育专家将具有典型性特点的文章编制教材内,使小学生在典型的文章学习过程中,掌握各种知识。以此可以看出,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是较为有限的,使德育教育内容也呈现出较为有限的特点[3]。需要语文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策略,把只是注重课堂教学质量的思想进行改变。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加入课外教学,从而不断丰富小学生的教学过程,使小学生的视野不断开阔,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德育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在课外的时间选择出适合学生年龄阅读的读物。如一年级学生,可以为其选择寓言故事的学习。语文教师可以选择《伊索寓言》成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读物,每一节语文课中留下共同阅读同一篇故事的作业,并让小学生阅读后以书写的方式把故事中存在的道理写下来。教师收集后通过查看每一位学生写出来的道理,掌握学生是否达到了掌握道理的要求,并利用5分钟的时间把这一则故事的含义讲解给学生,使德育教育落实到了实处,并丰富了德育教育内容。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德育的重要学科,语文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策略,把德育教育深入到课堂内、课堂外,使小学生学习环境处于德育教育氛围中。在德育教育的影响下,小学生以德育教育的内容为自已的思想、行为的依据,实现了德育教育的培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