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

2019-01-13曾秋燕

魅力中国 2019年52期

曾秋燕

(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民和镇中心学校,江西 南昌 331700)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德育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思想也是新课程的要求。小学是基础教育的萌芽阶段,在该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思想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将教材中的思想精华与实际知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组织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将课本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吸收到德育知识,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而不是像传统教育中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

一、在学习字、词中渗透德育

在小学语文中,教会学生认识汉字是重要的一步,这一阶段就可以将德育加入其中。学生在学习汉字时,肯定要先观察汉字的结构,这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简单讲述此字形的产生过程或原理,引导学生将这个汉字的字形与实际的为人处世联系起来,通过对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很容易被激发出来,进而积极主动的自发去学习和探究,而不是像原来的死记硬背。小学生通过探究字形结构,了解汉字历史,不但可以强国学生对汉字的认知,还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为人之道。这个过程就是将德育渗透进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

二、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这些内容展现出的正能量可以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并利用好这些素材,以进行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不断增强学生的德育认知能力,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1]。

小学语文课本中所涉及的篇章,基本都是思想性和文学性兼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词句的评析,引导学生体会句子中所蕴含的内容及情感等,从而引导学生掌握文章主旨思想,在此过程中,德语教育自然渗透了进来。

三、在阅读文章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

朗读历来是一种体会材料意境的有效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的方式体会文字中蕴含的情感,虽然小学生年龄小,加上生活阅历尚浅,在阅读与理解能力方面有诸多的限制,但一般小学语文教材及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中的文章大多都具备通俗易懂的特点,且这些文章一般立意突出、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并且展示出积极地正能量,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进入文章情境,逐步达到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在这个过程中,无形的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在阅读时,可以先让学生自行阅读,先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内容,然后让学生选择最喜欢的片段反复阅读,体会片段内容和情感,更好地理解文章意境[2]。

四、在写作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阅读文章可视为一个学习的输入阶段,而写作则可视为输出阶段,学生可以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但与前述的集中渗透方式相比,德育渗透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可能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写作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少。但最一种重要的情感表达方式,写作对于发掘学生内心思想、增强师生之间交流沟通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教师通过审阅学生的文章,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观点及情感变化,进而引导学生的事物认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助力[3]。

在写作课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分析事物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将自身感受表达出来,鼓励学生说真话,表达真实观点和情感。在德育教育的基础上,教师对作文的选材应尽可能的贴近生活,让学生能够有素材可以表达,也便于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避免假话和空话。以此让学生对于自己的生活内容进行表达,在表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写作内容上,尽量侧重于记叙文,并鼓励学生表述自身经历,要求学生在作文内容中写明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写出自身的总结和反思,促使学生的思想水平和生活水平得以提升。同时可以给予学生更广阔的选择空间,多设置几个作文题目,以便于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经历,写出能够表达学生真实情感的文章。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加强师生互动沟通的基础上,对于学生的写作教育不一定是以成篇的作文的形式,可以让学生逐渐养成写日记、记随笔或读书笔记的习惯,随时记录自己的生活感悟,及时充分的表达自身情感,在此过程中,不仅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以提升,还能促进教师对学生内心情感的了解,进一步帮助教师在实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道德教育和引导,通过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4]。

五、在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

语文课堂的教学时间和内容毕竟是有限的,语文教学应该与学生的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语文课外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很好的补充,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以及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课外活动的优势,通过安排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例如演讲、小品表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在此过程中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为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教师可将德育教育的实践融入到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以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让学生自主感受,自主接受德育教育,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其道德品质,形成符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形态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长久发展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