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与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2019-01-13曹艳梅

魅力中国 2019年52期

曹艳梅

(宜春市第三小学,江西 宜春 336000)

朗读是阅读的方式之一,流畅的朗读出课文,并且投入情感的阅读课文,是小学语文的基本要求。学生可以在阅读和朗读的过程中感受文本的价值和情感,体会文学之美。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正确地朗读、阅读上。

一、小学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读书真理,不过由于现阶段我国教育体制限制,给学生的朗读时间较少,学生没有时间朗读课文,只是在课堂朗读的基础上试着理解词句结构,并且理解课文情感,使得学生非常被动,课文理解能力不强[1]。

首先,教师应充分利用早课时间拓展朗读时间,让学生自由朗读,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给予了学生自由,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调节朗读速度和语气,且不会有心理负担。

其次,教师应该重视朗读,并且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文章中,揣摩作者的写作情感和技巧,在反复朗读过程中感受作者的心境。教师想要在这一过程中发挥指导作用,必须积极鼓励学生,让学生发挥主观意识,大胆的推断作者的情感,进而通过评价的形式将学生思维拉回课本中,传递给学生作者想要传递的思想。

最后,朗读不在于朗读的次数多少,而在于朗读的质量,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科学朗读课文,让学生品味课文语言,思虑结构,找到文章中的经典词句,最终目的是为自己所用,强化小学生理解能力和造句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范读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水平,好的范读是最好的朗读指导。相对朗读水平不高的学生,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音频的形式播放一些音韵较准的音频,让学生跟读,不仅能够强化教师的水准,还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朗读的力量和魅力。

二、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这些名人名言都在倡导读书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能依靠自己的主观意识代替学生阅读,要采用合理的手段进行阅读教学,潜移默化的指引学生阅读,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提高阅读质量[2]。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摒弃以往的教育理念,拓展新的阅读思维,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的同时保障阅读效果。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图书馆自主阅读书籍,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书籍,进而通过观察学生的阅读方向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针对每个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题材,选择不同的阅读书籍布置课后作业,并且要求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悟书写出来,交由教师评价,遇到较好的词句可以摘录的形式在班级中阅读,当然,这需要教师留有一定的阅读欣赏时间给学生,培养学生阅读记录的习惯,达到自主阅读的目的。

其次,读物种类繁多,且眼花缭乱,而互联网具备强大的存储功能,其能够通过网络快速传播到家长、教师和学生的生活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语文阅读过程中教师便可结合互联网+阅读的形式,提高阅读量,利用信息化手段完善教育体系。在丰富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满足教师和家长的实时互动,家长亦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阅读爱好与习惯,让阅读充分活力[3]。

最后,为了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教师可采用情景教学模式。情景创设教学已经在我国小学阶段实施很长一段时间,且效果较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想要实现创新首先要结合情景创设制定阅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每个年龄阶段不同和课程不同设计不同种类的情景,这是应用情景教学的原则之一。故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合理设计情景,利用工具亦或是多媒体的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加深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印象。例如在风筝这一课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制作随风飘动的风筝,让学生感受风筝的飘动的意境,模拟这样的环境加强学生的感官系统,学生也能更有感情的阅读课文,提高阅读教学水平的同时提高阅读效果[4]。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能力培养

阅读和朗读不可同论。阅读分为朗读和默读。朗读是为加深印象和背诵,读起来速度慢。默读是为了了解,读起来快。小学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可采用朗读技巧,让学生在潜意识里形成对课文的改变,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并且采用评价的方式鼓励学生提高朗读技巧。朗读形式可以使全班齐声朗读,也可以是剧情朗读,根据小学年龄特点和学生阅读水平制定朗读形式,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文章的魅力,实现自我阅读。例如,《狼牙山五壮士》这节课就可以进行课本剧形式的朗读,相关教师可以对小学生进行分组,让每个小组都去朗读课文内容,这样使小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得到激发,还可以让小学生在进行演绎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文章思想,体会五壮士在危机情况下的爱国行为,还可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朗读教学不仅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需要全面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体会到语文的魅力,进而更好的融入到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爱国情怀。尤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尚未成熟,只有新颖的课堂导入才能引起学生注意,获得学生的喜爱。情景创建、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配合多种道具实施教学,增加小学生的活跃度,并且充分结合小学生课后生活提高学生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