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小组合作学习,构建初中语文高新课堂
2019-01-13孙卓颖
孙卓颖
(分宜中学,江西 新余 336600)
语文是初中学生重点学习的科目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认知水平,巧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让学生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的同时,还能优化教学环境,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性[1]。在下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的小组合作模式进行分析。
一、科学分组,明确分工,是高效合作的基础
笔者在采用小组合作模式开展教学过程中,将每个小组的人数控制在4-6人,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综合考虑,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确定小组长、记录员以及监督员等角色,为小组内每个学生分配任务,要求小组成员应互帮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以此提升学生整体语文水平。
二、准备充分,预习到位,是高效合作的前提
(一)教师课前准备
教师应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小组合作方法。笔者在课前准备阶段,找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将重难点作为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前提,并以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探究、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2]。
(二)学生课前预习
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同时,还能找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并将问题在小组中展开讨论,这样既能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高效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还能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根据课型特点,运用不同的合作方式
(一)散文新授课
初中语文教材中,学生会接触到许多散文,教师应按照确定教学目标、引出问题、开展合作学习流程,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讲解《春》这篇课文时,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体会景色散文的意味,语文老师应该带领学生走进自然,去真实地呼吸大自然中没有汽车尾气的空气,去临近没有被园丁修剪的花草树木。同时也可让学生分工合作,采取多媒体形式,记录下声音和动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慢慢与大自然培养起感情,更能体会到课文中所表达的春天意境。
(二)作文评改课
在对作文进行评改时,教师是评改的主体,导致教师要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所以,在对作文评改过程中,构建小组合作作文评改课堂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将评改的重点和要求书写在黑板上,让每个小组对作文中的字词、标点符号、语句结构等进行点评,并根据语言表达方式、结构组织以及作文深度等不同角度,给予作文总体评价。通过小组合作模式对作文进行评价,既能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对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还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快速发展。
(三)古文新授课
初中语文教材中,古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古文的学习,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还能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文化发展动态。但是,由于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处在被动的状态下学习,加之古文知识较难理解,导致课堂教学无法获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笔者引入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将学生树立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究学习,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古文知识的同时,还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初中语文初一下册《木兰诗》古文时,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学生应积累文言词,品味诗歌的形象美和语言美。在小组合作模式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以及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深刻领会木兰展现出的保家卫国的热情,以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
四、适时介入,加强指导
(一)教学环节间过渡时的介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控好正常教学与小组合作教学的过渡时间,保证课堂教学任务顺利的完成。在教师对课文讲解时,如遇到某个问题进行讨论时,可以引入小组合作模式,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学生将分析结果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指点,完成指点后进入到下一项教学任务中。
(二)小组合作学习出现偏差时的介入
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部分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并且还会出现扰乱小组合作教学情况。这时教师应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处理,避免学生在学习时,出现态度不端正、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知识学习偏差等问题,保证小组合作模式顺利的进行。
(三)学生对某个问题产生分歧时的介入
学生在小组合作模式中进行交流和讨论时,极有可能陷入到误区中,表现在对问题的答案有强烈的争论等情况,这时由于初中学生具有较强的个性特点造成的。教师在学生讨论问题出现分歧时,应及时的介入,将学生的思路引入到正确的方向上,避免学生持续争论,进而影响到课堂教学。
五、科学评价,激发热情
(一)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
作为创新型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模式中,教师应采用创新型评价方法。笔者在进行评价时,以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讨论的结果以及学习成绩进行评价。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会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在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中,学生会产生集体荣誉感,进而努力学习以此提升小组的凝聚力,使小组在班级的竞争能力更加强大,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评价。小组和个人获得良好的评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还能增强小组间的竞争意识,使课堂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师评价、个人自评、小组互评相结合
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评价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支持和质疑,学生获得支持的评价时,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而获得质疑的评价时,会产生相反的结果。所以,教师在评价时,以积极的心态鼓励学生,将个人评价与小组互评相结合,采用鼓励性、互动性的语言,将正面积极的态度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小组成员的认同,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此优化课堂教学环境,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模式,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重要的途径。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广泛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积累经验总结归纳教学策略,为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