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9-01-13孟凡红
孟凡红
(河北省衡水市景县第二中学,河北 衡水 053500)
在常规认知里,我们总是把英语学习看成机械的背诵和记忆,虽然近些年已经逐渐认识到听、说、实际运用的重要性,但在英语教学效果上却仍然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提高,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掌握实际的英语运用能力。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在教学中主体定位错误,忽视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下面就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做进一步探索。
一、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有效指导自主学习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者,是学生的示范者,是学生个性的塑造者。教师的专业水平、教育理念、道德观念直接会影响教育教学水平。要加强对英语教师的培训,更新知识,切实改进教学方法,使教研、备课、上课,不再互相游离,而是逐步达到了和谐统一,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相得益彰,增强教师的集体效能感,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确保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以浓厚的兴趣自主自觉地学习。
二、激发学习动力,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运用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参与性、表现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主动发展的环境,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的兴趣、探究的热情,让他们喜欢英语学科、喜欢英语老师,防止因为教学方式单调、内容枯燥而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英语的乐趣,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研究表明,当学生心情好时最易接受知识,进行有效学习。
三、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英语是一门交际性语言,能听懂、大胆开口说是关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紧凑安排对话表演、小组讨论、适当的朗读背诵,促使学生自主地去听、去说、去读,时间一长便养成了听、说、读的好习惯。备用英语纠错本、英语随笔本,加强读写习惯的培养也很重要。如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应先是引导学生精读教材中的课文,给学生一些能直接从原文中找到答案或进行判断的题目,再给出需要对原文进行分析、简单判断的题目。最后给出需深层推理的找main idea或根据原文判断表达是否正确的试题。这种梯级式的训练有利于阅读习惯的养成。精读是必要的,泛读也是不可缺少的。我常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生词率不超过3%的文章,阅读中鼓励学生善于运用词典,及时帮助解决阅读中的生词问题,长期坚持学生就养成了勤于用词典的习惯。同时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推测某个词在句子中的词义的习惯同等重要,学生有了阅读中处理单词的好习惯,课外阅读难度降低,阅读能力定会迅速提高。
四、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英语学习策略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采取的步骤、方法和技巧。在教学中,有不少学生学英语很刻苦,很卖力,但结果收效甚微,进步缓慢,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好的英语学习方法和技巧。语言学家所确认的策略数量足以使人眼花缭乱。如果教师不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策略的指导和培训,学生对学习策略的使用就有很大的随意性,这样就要求我们有必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策略的培训,我认为,大致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对学生的学习策略进行有计划地观察和有针对性地培训。了解学生缺少哪些有用的策略,积累数据,然后集中在课堂上培训以达到强化的目的。二是根据学习的内容或训练的要求,确定专题培养目标,在课堂上一次或多次集中进行学习策略培训。三是根据课堂上发现的个别问题进行即时培训。四是针对个别学生学习中的策略问题,在课堂上对全班学生进行培训,以点带面,争取大多数学生的提高。五是把策略培训和学习内容结合起来,坚持在长期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出现的策略问题,结合学习内容,设计有意义的课堂交际活动,使学生在完成这些交际活动的同时,既能学会运用语言形式表达语言意义,又能使自己的策略能力得到提高。
五、利用教学设备,巧妙创设英语应用情景
情景教学法由于借助于图像、实物以及动作等各种情景,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进行语言交流和应用的真实语言环境,促使学生在其有限的知识范围内,在真实的语言环境的“利诱”下,不得不充分地应用英语,激起学习与交流的兴趣,并产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曾有教育家说学习英语如同学习游泳,必须经常泡在水中,而非偶尔沾沾水,这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时常潜入水中带来的畅快。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利用环境,巧妙创设英语应用情景,激起学生的英语交流与应用的兴趣。
总而言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对于教学实践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新课标下教学实践目标的要求实现有着积极的作用。因为学生作为教学实践中的主体,并且在教学活动中占有相当主要的地位,所以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变得尤为重要,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进行中来去引领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