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
2019-01-13倪勇智
倪勇智
(江西省弋阳县第一中学,江西 上饶 334000)
本文在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现状基础上,找出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契合的原则与策略,全面提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契合有效性。
一、高中语文与传统文化契合的现状
(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契合意义
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与物质文化的总和,其核心内涵是精神与道德层面的内容。通过渗透传统文化内容可以促进学生深层次的理解篇章内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词、文言文的审美意蕴空间。传统文化是民族瑰宝,语文教学的过程本身是弘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可以说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应当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展示传统文化。
(二)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契合问题
虽然当前高中教师普遍的重视在课堂上传播展示传统文化,但是有时学生仍未能高效吸收传统文化。这主要是因为新时代的高中生缺乏必要的传统文化基础,以及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途径较少,高中以前阶段语文教学重视应试教育,未能打好学生语文基础,因此影响了学生的文化素养水平。而且,有些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压力较大,面临的教学任务较多,存在着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单调,未能把传统文化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问题。
(三)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契合原则
高中语文开展传统文化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素养的重要教学任务,实现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目标,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尊重学生的文化素养水平,从学生的现有文化知识水平出发,根据学生的文化修养与文化感知能力为学生生动的展示各种传统文化现象,切实借助学生接受的形式开展有语文学科特征的传统文化熏陶展示活动。其次,要体现出传统文化与语文契合的有效性特征,在立足于教材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必须结合分析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美学意境、思想内涵来展示传统文化。第三,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在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中体现出差异性,尊重不同学生的具体文化需求,有针对性的向学生展示民族优化文化。第四,运用信息媒体技术扩大文化视野,丰富课堂传统文化教学的内容,能够借助高中语文的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来展示各类传统文化。
二、高中语文与传统文化契合的措施
(一)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高中语文课堂展示传统文化契合必须从丰富课堂内容着眼,本着从教材出的基本原则,进一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文本的内涵,并且在文本赏析过程中结合文本的细节来展示出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内涵。例如,在高中名篇《沁园春·雪》的教学中,教师不仅展示出作品中的表层文学意象,而且还要藉此机会让学生感受诗人博大的胸怀,宏大的气魄,然后由此一例扩展到中国文人的家国情怀,让学生感受诗人身人的乐观、坚定、自信的精神实质,由此感受中国诗词文化的思想境界,并且赋予同学们更积极向上的民族诗词观,起到宣传陶冶情操的作用。
(二)借助多种资源,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为了更好的展示出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教师还要在语文课堂上激发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可以在课文展示的出内容细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跳出课文,关注与课文相关的文化现象,切实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可以借助视频、图上、音频等资料,促进学生更好的学生相关知识。例如,在曹禺的戏剧《雷雨》的教学中,不仅要讲解戏剧剧本的基本文学常识,而且还要给学生展示各版本的雷雨戏剧的视频片段,同时围绕着戏剧展示一些文学评价阅读材料,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走戏剧文化,引导学生对我国戏剧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同时组织同学生们排演一些现代剧片段,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更好的接触感受我国戏剧文化。
(三)鼓励学生阅读原著
当代高中语文课本中有大量的截取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片段,教师应当在课堂上深入的阐释解析这些文学作品,然后引导学生在课下充分的关注这些作品的原著,引导学生有时间找来原著读一读,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化理解作品,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在原著中更好的感受到传统文化及古代社会现象,由此达到培养学生文化修养,促进学生提高传统文化水平的目标。例如,教师在讲解杜甫的诗后,可以让学生阅读杜甫的诗集。在《红楼梦》、《水浒》教学后,可以让学生多找一些精彩篇章来读,这些更有助于学生接触古典文化,起到宣扬展示古典文化的作用。教师还可以借助微课进行导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作品。
(四)注重课外阅读积累,积累文化知识
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学业比较繁忙,而且学生的文化底蕴也比较浅。这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去吸引学生利用自己有限的课余时间多进行课外阅读的积累,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进行有选择的阅读,让自己的传统文化修养能够循序渐进的得到发展。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能够吸收课外阅读中的中华传统文化以及体会民族精神的宝贵,丰富了学生的思想内涵,让学生在阅读中洗涤自己的精神,让自己能够通过阅读学习获得收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的时候,可以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出一些阅读的参考书目,让学生到图书馆借阅,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积累了课外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学习了传统文化。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三国演义》《墨子思想和现代战争及和平》之类的书籍,让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基础的知识,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在当时时代背景之下,所表现出的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让学生能够得到一定的发展。
结论
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应当在听说读写活动的基础上把握学生的兴趣,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创新教学活动形式,更好的展示传统文化精华,促进学生在体验中走进传统文化,切实培养学生的良好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