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

2019-01-13唐菊如

魅力中国 2019年52期

唐菊如

(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神政桥学校,江西 吉安 343000)

就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来看,教师还未彻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依然是按照教材内容来宣讲,这种教学对小学生的吸引力不大,难以调动其学习热情,进而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语文这门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双重特点,这也决定了教师不能一味地按照教材来宣讲,需要创设良好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情境体验,让学生在情境体验过程中培养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消化。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情境创设的意义

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应体现在教与学的有效统一,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比较特殊,他们的年龄小,好玩,理解能力较弱,在学习系统的语文知识时很容易丧失学习热情,进而无法真正实现教与学的统一。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这门课程比较枯燥,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而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方法,只有方法得当,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学情境是指与教学相符的情境,创设教学情境符合了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学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习,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创设教学情境,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小学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

(一)创设问题情境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以问题为载体,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1]。如,在《四个太阳》这一课中,文中写到“我画了个红红的太阳,送给冬天。”在教习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要画个红红的太阳送给冬天?”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知识储备去思考这个问题,从而让学生真正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通过创设这样的一个问题,可以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去阅读课文,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创设生活情境

小学生年龄小,其知识储备大多来源于生活,且生活中的知识通俗易懂,易于被学生接受,结合这一特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生展开生活联想,将生活中的素材引入课堂,进而帮助学生高效学习[2]。如,在《小枣树和小柳树》这一课中,枣树和柳树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柳树和枣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柳树和枣树都有什么样的特征?”有的学生会快速回答,柳树枝丫伸长,枣树上会长很多果子,而有的没见过枣树和柳树,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观看柳树和枣树的照片和视频,然后再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结合生活素材来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创设故事情境

小学生年龄小,好玩,其在课堂上很容易分散注意力,进而难以跟上教师的步伐,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结合小学生的这一特征,教师可以创设故事情境。故事情境以故事为载体,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习[3]。如,在《两小儿辩日》这一课中,在课文讲解前,教师可以讲述与课文有关的故事,以故事为载体,导入课文学习。故事最大的特点就是趣味性足,借助故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语言文字。

(四)创设多媒体情境

多媒体结合了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功能,能够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来创设视听情境,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如,在《桂林山水》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一些介绍桂林山水的视频,结合视频,帮助学生加快文字知识的转化,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

三、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过程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消化课堂知识,基于这一目的,教师应当重视起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与学生是构建语文课堂的两大主体,只有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更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情境,体验情境,进而获得知识。另外,基于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二)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相匹配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肯定了教学情境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并倡导教师积极创设教学情境。但是,许多教师很容易走入误区,认为教学情境就是搞课堂活动,这种错误的认识不利于教学情境作用的发展。教学情境最大的特点就是辅助性[4],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必须确保情境与教学内容相符,能够帮助学生消化课堂知识。同时,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控制好相关问题的难以程度,确保所设计的问题能够启发学生发展,能够带领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四、结语

综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高效学习,促进教与学的有效统一。作为教师,要认识到教学情境的重要性,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考虑到学生这一层面,确保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相符,能够吸引学生,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