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

2019-01-13周丽雅

魅力中国 2019年52期

周丽雅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太仓 215411)

前言:“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一定程度上符合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高校体育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功能较为完善,需要在日常的工作进行中根据当前体育教学的实际发展情况逐步优化体育课程教学设计方式,从而保证后续教学的顺利进行。

一、“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重要性

高校开展体育课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环节中将“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有效的融入其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格。当前,国家高度重视高校体育课程的开展,以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是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相关的体育教师明确育人功能,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体育教学实际相结合,一定程度上为“课程思政”建设奠定基础。在当前的高校体院课程教学中,教师将教学目标放在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上,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此开展“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是当务之急。“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为高校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撑,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人才的发展目标,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才,依托“课程思政”的优势,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完善“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有效对策

(一)优化体育课程设计方式

优化体育课程设计方式,是保证“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关键。随着当前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教育教学任务逐渐明晰,并将当前的教学重点放在“课程思政”格局建设中。在优化体育课程设计方式的环节中,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充分的结合在一起,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在具体的操作环节中要始终保持公平、公开的原则,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高校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水平。在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的过程中,与“课程思政”理念相融合,建立健全完善的体育课程思想政治体系,注重优化体育课程设计环节。第一,要做好优化体育课程设计方式的前期准备工作,以当前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特点出发,根据体育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目标,制定严格的课程评价标准,与“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相结合。第二,在开展体育课程时需要体现思想政治教学理念,将体育课程的优秀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体育课程需要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进行连接,并将思想政治相关的素材融入到体育教学项目中,从而保证高校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第三,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影响,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从而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1]。

(二)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

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加强教师对“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重要性的认识,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学课堂的上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加深对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日常的工作进行中,要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注重加强体育课程思想政治人才团队的建设,开展相关理论知识培训指导大会,针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及时的评析,实时的对在实际操作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从而保证后续教学的顺利进行。在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相融合的过程中要注重提升体育教师的政治素质,明确自身的教育职责,充分认识到体育课程育人功能的重要性,在具体的体育教学环节中将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与思想政治觉悟进行结合,针对学生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掌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需要相关的体育教师利用“课程思政”的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教学,并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中制定教学计划,与体育课程育人目标进行结合,从而有助于 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注重学校部门交流合作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教学工作较为复杂,为了保证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顺利融合,需要推动“课程思政”教学部门的构建,并根据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发展情况对“课程思政”教学部门进行完善,从而保证体育课程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平稳运行。第一,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提升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将“课程思政”的相关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当中,从而保证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第二,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要注重加强学校各个教学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各部门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为“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创新奠定基础。建立健全完善的育人机制,为学生营造舒适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第三,在高校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环节中,需要与教学目标进行结合,完善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学评价机制,树立完善的与人目标,从学生发展的整体情况出发,深化育人理念,将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政治因素有机结合在一起[2]。

结论:完善“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是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环节中,要注重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