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推动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

2019-01-13辛燕

魅力中国 2019年52期

辛燕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塑造大学生灵魂的主渠道、主阵地,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这些年来,在教育部和各高校的重视之下,大学生思政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效果明显改善,但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一些大学生不愿意上课、不认真听课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势在必行,改革中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一、夯实理论基础,让理论认知转化为信念和信仰追求

(一)重视理论讲解,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从课程名称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相比,多了“理论”二字。思政课理论教学以传授理论知识和价值引导为主,把相关理论讲深讲透,引导大学生站在理论高度思考问题,学生才能真懂真信。比如对于基本原理的理论内涵、理论意义是什么,基本方法的技术要领、运用技巧是什么,价值取向的实践指向、实践要求是什么,思政课教师都应向大学生讲清楚,让他们弄明白。思政课教学要做到以理服人,还必须紧密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大学生们在想什么、关注什么?思想困惑是什么、理论期待是什么?这是思政课教师必须摸准的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很关切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重大现实问题,但也存在着不少理论上的困惑,思政课教学要主动回应大学生的理论关切,培养其理论兴趣,提升他们的理论素养。比如,怎样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这个理论问题上,要讲清楚中国梦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什么关系?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近代以来中国人追梦寻梦的历史进程有哪些典型的人物和事件?谁创造中国梦?谁享有中国梦?如何实现中国梦?这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的理论关切所在。讲道理讲情理、讲现实讲事实,讲深讲透了,才能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抬头、点头率和获得感。

(二)重视教师集体备课,集体学习研讨。集体备课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第一,挖掘了团队智慧,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整体水平。集体备课有两个优势,一是中老年教师理论功底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优势;二是青年教师接受新知识新观念、掌握新技术能力强的优势。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通过集体研讨,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第二,有利于对本学期的授课计划、教学要求、教学注意事项以及实践教学活动等方面进行详细了解,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课做好了充分准备。第三,通过多次集体备课,针对各章节重难点和理论热点问题、思政大讲堂等议题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思考,实现了思维碰撞,加深了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提升了教学设计质量,统一了教学方向,确保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三)建立“网络+课堂”的教学模式。2019年4月北京大学心理认知科学学院发布《95后手机心理与行为白皮书》,其中的数据资料显示,95后青少年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平均为8.33小时,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信息来源的主要方式。传统的思政教学都是老师和学生面对面的学习与交流,现在的信息化大数据时代,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创新,思政教育可以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即“网络+课堂”方式,通过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让大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网络学习,充分利用“慕课”、“微课”等形式打造以视频、图片和音频为主要载体的思政课程示范课,利用网络信息快捷、海量、互动的优势和特点,并运用大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及时的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情感及学习的情况等,形成老师主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多元教学体系。

二、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提升大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是个大课堂,生活是本教科书。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教学主要以知识的应用与经验的积累为主。如果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不深,又缺乏实践经验,不容易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融会贯通,这就会产生理论知识不能指导实践的情况。也容易产生所学理论无用的错觉;另外,在实践教学中,如果实践不深入,学生的认识往往停留于感性认识之上,不能有效地将经验上升为理论,这就会产生经验与理论知识的落差。

(一)重视校内实践教学,打造魅力思政课。校内的实践教学,有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网络实践等多种形式。课堂实践可以开展课前五分钟新闻播报和新闻评述的实践活动。大学生很有爱国情怀,也关心社会发展,但在日常的手机网络浏览中,只是选择了关注一些花边新闻来满足好奇心,而这些于自身发展无益。开展课前五分钟新闻播报和新闻评述的实践活动,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国家时事新闻,知道国家在目前和以后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了解国家的发展趋势,掌握国际发展动态。课堂实践也可以针对一些问题或理论,让学生从实践或可行性方面开展讨论,可以分小组进行,各小组都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并互相辩论,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这种课堂实践的方式让思政课堂活起来,提高学生的到课率,抬头率和点头率。校园实践可以结合学校团委开展的各项活动,各社团组织的活动,让学生知德明礼,知行统一。网络实践可以让学生拍一些微视频,内容可以涉及日常生活、志愿活动、实现梦想等,在校园网上进行微电影展播,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二)开展校外实践教学,打造行走课堂。“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社会实践是必不可少的。围绕社会实践,打造行走课堂,各高校也创新了许多校外社会实践的新模式。比如有的高校专门拿出思政课部分学分,开设“大学生思政社会实践”项目,有的高校推动社会实践与学生专业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志愿者服务活动相结合,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有的槀校采取“菜单式”社会实践的方式,列出若干社会实践选题,由学生组成社会实践小组,自主选题自主实践,活动结束后以PPT等方式在课堂上展示实践成果。“行走课堂”有利于将教学内容变得更立体更丰富,有利于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自觉的转化为报国行。

总之,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推动思政课程与社会实践贯通,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要求,才能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