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讨

2019-01-13魏兰兰

魅力中国 2019年52期

魏兰兰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一、背景介绍

“互联网+”(Internet plus)指的是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实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创造该行业发展新生态。“互联网+”是推动社会变革发展的重要技术力量,也是驱动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元素和推动力。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中,发展“互联网+教育”被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是我国今年教育工作的重点。由此可见,互联网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综合能力提升需求乃至今后的职业发展需求。而“互联网+英语”也已成为网络化、数字化、泛在化的时代背景下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我国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面临许多问题:一方面,学生英语基础普遍不扎实,英语学习内在驱动力不足,自主学习能力差;另一方面,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应试教育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因此,民办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往往不佳,难以实现为社会培养优秀英语人才的教育目标。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优化刻不容缓。

二、“互联网+”时代民办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教育理念上的挑战

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其实就是人的现代化,更是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在今年的互联网岳麓峰会上强调要创新教育理念,并指出教育信息化时代,“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有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具有国际视野,能堪当社会强国的人才。”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民办大学教师要改变旧的教育理念,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从重视学生的应试能力转变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教育方式上面临挑战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的教学模式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层出不穷。传统“老师+粉笔+黑板”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信息化教育的发展要求。传统的课堂已经过渡到了多媒体教室的网络课堂,而且正在往移动课堂发展。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师要主动学习掌握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网络教学资源,构建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课程的。

(三)师生关系上面临的挑战

在传统英语教学上,教师掌握着教学资源,在课堂上拥有绝对话语权,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宰”地位。由于师生之间的知识差距,教师不自觉得就会把自己当做课堂的领导,不愿意接受学生的疑惑和个人的新想法。学生主体意识薄弱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对教师一味服从不敢质疑教师,更不敢挑战教师的权威。然而随着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对教师的依赖性也逐渐下降,教师的权威性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挑战。

三、“互联网+”时代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一)构建多元混合教学模式

1.构建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

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式网络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它是基于互联网平台进行教学的一种创新教育形式。目前国内知名慕课平台有MOOC中国、慕课网、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好大学在线等。这些慕课平台汇集了很多高校优秀的教学资源,而且学生可以免费在平台上学习,真正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翻转课堂,也被称作颠倒课堂或反转课堂,主要是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让学生在课前学习实现知识获取,课上通过师生探讨、小组协作等方式实现知识的内化,课后通过协作拓展巩固所学知识。翻转课堂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前和课后,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有助于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将将慕课和翻转课堂结合起来,把优质的课程资源引入到英语教学活动中,丰富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选用慕课资源的时候,民办大学教师应结合本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借助于网络在线交流平台指导学生进行慕课学习,提供一对一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

2.构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微课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一种最为流行的教学手段。微课主要是教师围绕教学过程中某个知识重点、难点或某个教学环节来设计并录制一段5到10分钟的教学视频,然后借助网络平台分享给学生。微课视频短小精悍,而且可以随时随地反复观看,满足了泛在化学习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特点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民办大学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需考虑本校学生的学情,以及不同专业和不同班级学生的差异性,在录制微课前需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教学目标以及视频最终要呈现的教学内容。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在课前发布任务学习清单和微课视频、PPT课件、文档材料等,学生通过观看教学微课视频,完成课前自主学习和测试。由于学生在课前已经完成了教学内容的学习,课内高质量的学习活动就变得尤其重要了。课上,教师可以开展探究式、项目式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组内协作,完成小组作业;分组汇报,组间交流,创建学习内容。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弊端,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构建多元互动学习环境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英语教学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师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生进行实时有效的沟通,同时教师应改变角色,从传统的课堂管理者转变为教学资源的提供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激励着和合作者。当代00后的大学生们被称作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原住民”,是掌握现代科技,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特别强的一代。多样化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以及手机等电子移动设备的广泛使用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了条件。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推进,各种英语学习类APP应运而生,而且越来越受英语热爱者尤其是大学生们的喜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各种英语学习软件进行移动多元化的学习。目前,深受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们喜爱的英语学习APP有英语流利说、扇贝背单词、有道词典、可可英语、英语趣配音、薄荷阅读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学习软件的打卡功能,监督学生们的自学情况,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QQ、微信等社交平台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据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使用微信的比例近乎百分之百,微信已经成为大学生们最重要的社交软件了。这也为教师通过微信进行教学提供了契机和可能性。教师建立微信公众号,发布教学任务,上传学习资源,进行实时交流与互动。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信上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英语学习公众号,如China Daily、englishstyle、FT每日英语等。各种英语学习APP和微信学习公众号为学生创造了多元互动的学习环境,使英语学习不再枯燥乏味,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三)构建多元动态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教师检验自身教学成果及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评价体系已经适应不了新型多元混合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碎片化学习的特点了。多元动态评价体系的实时性,过程性,能够更加全面,动态地反映学生在基于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多元混合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情况,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效果。以笔者所在的民办高校为例,大学英语成绩主要是由平时成绩(形成性评价)以及期末成绩(终结性评价)构成。平时成绩主要包括作业成绩,出勤情况和课堂表现三部分。最常见的作业形式是单词听写,翻译,作文等纸质作业。随着多元混合教学模式的推广,教师已实现了线上评价和线下评价相结合,行为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除了常规的纸质作业形式,教师还布置了多种形式的音视频作业,如英文歌曲,英语电影配音,经典美文朗读,英文演讲模仿等。借助于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实时掌握学生自学情况,小组作业情况,学生参与在线讨论的情况。终结性评价主要包括课堂测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不同阶段的测试结果反映了学生在该阶段自主学习的成效和学习技能的发展情况。

结语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挑战和新的机遇。民办高校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提高自己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学习能力,掌握各种信息技术。为了实现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大学教师需构建多元混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多元互动的学习环境,同时加强多元动态的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保障民办高校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