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田径运动教学理论与方法浅析
2019-01-13罗跃
罗跃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20564)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良好的生理发展才能满足人精神方面更高的追求,所以我们在现代教育设立之初就将体育作为教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且贯穿于各阶段的学校教育之中。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来看,基础教育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基本背离了塑造学生生理和心理共同发展的育人初衷,仅仅是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考试学科方面,进而也就自然而然导致高等教育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大学教育阶段,体育在教学重要性方面的直线下降。即使是在素质教育已经彻底取代应试教育的教学新环境下,根深蒂固的应试思想也在持续影响着大学教育的部分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习惯的走向。就以本文中我们所要探究的体育这门课程来说,大学阶段实际上已经不同意基础教育,对于学生能力的要求更加广泛,所以教学范围也更大,课程设置也更加的人性化,但是教学过程中一层层应试思想累计下来,也就导致了学生本身更加重视考试科目,这样就导致学生即使是进入大学阶段在体育课上的效率和学习质量也很难达到要求。所以当前大学阶段体育教学的改革也就迫在眉睫。
当前,在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下,在以人为本,塑造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素养发展的教学目标引导下,不论是基础教育还是大学教育在教学内容、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方面都迈出了新一步。尤其是体育等艺术类学科教学方面,丰富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形式成为主流,单在我看来,万变不离其宗,体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引导其掌握对应的运动技巧,培养其运动习惯和兴趣。所以体育教学并不是越复杂越好,学习各项体育技能的前提是,掌握好基础的田径技巧。
一、田径运动教学规律分析
对于田径运动教学来说,虽然涉及到的内容相对与其他运动来说较为基础,简单易学。但是田径项目技能的掌握要求也相对较高,需要学生循序渐进,将对应的技能都掌握扎实。此部分中我就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去探究田径运动教学的一般规律。
(一)动作技能基础形成阶段
动作技能的初步形成阶段,也叫作粗略掌握阶段,这主要存在于学生刚开始学习基础的田径项目动作,了解对应的运动技巧。而这一阶段的教学任务就是让学生形成科学的、完整的动作技术概念,在学习过程中初步掌握技术、技能,对于运动有正确的认知和习惯养成。所以这一阶段我们主要采取的方法,是通过直观的教学演示,借助讲解、道具、师范等方式,让学生清晰的了解动作,掌握要领。
(二)改进和提高动作阶段
这一阶段的教学特点是,学生的动作逐渐趋于协调,在运动方面多余的动作逐渐减少,错误的部分能够自我改正,但是连贯性不足,错误较多。所以从理论上来讲,我们这一时期主要是提高运动技巧的分解性联系次数,引导学生逐步去克服运动中不协调问题,去掉多余动作,让学生逐步熟练运动项目的动作,实现其协调性和连贯性。
(三)巩固和提高阶段
这一阶段内,学生的在运动动作方面逐步呈现出一定的连贯性,运动技巧娴熟、准确可以达到自主练习的程度。但是对于运动还缺乏兴趣或者团队类运动缺乏对应的配合协调等。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思考,如何通过反复的练习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动作技能掌握的稳定性,让学生能够形成对应的肌肉记忆,技巧运用自如,尤其是集体类田径项目中做好配合和协调。
二、大学田径运动教学理论认知
作为体育教师,我们要想教好大学体育,就必须先从教学理论性的内容出发,研究透彻教学目标和规划,当前的大学体育教学要求,了解大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的需要。从而为制定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奠定基础。
(一)田径运动教学顺序认知
在体育运动分类中田径类的运动项目最多,虽然体育运动项目使用器材,运动技术、比赛规则等都不相同,但单从大学体育教学项目开展的目标来看,它们具有关联性和统一性。作为教师,我们根据各项运动项目之间的难易程度和关联性,合理安排技术动作教学顺序。如跑、中跑到长跑,再到短跑,接着学习障碍跑、接力跑等;跳:跳高、立定跳远、三级跳远等,循序渐进,利用其关联性制定合理的教学顺序。
(二)田径运动教学方法认知
大学体育涉及范围广,教学也就更加自由。对于田径教学来说,结合体育学科固有的“动态”教学特点,以及大学生田径运动学习基础,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性的方法,一般有示范教学、讲解教学、分解教学、系统性教学等方法。
三、大学田径运动教学方法分析
对于以上所分析的理论上成立的教学方法,我们更需要转向教学实践进行探究,从中探索出最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一)讲解教学和示范教学
在讲解、师范教学中,我们首要做的是将动作要领讲解清楚,一方面我们要选择最为精确、简练的语言,将运动技巧讲清楚,如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从视听等方面全面了解运动动作技能;另一方面,作为教师我们要以自身为素材,给学生示范对应的动作要领,让学生更为直观地观看动作的结构、发力、要领等。
(二)分解教学法与系统性教学法
分解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将动作进行具体的分解,让学生一部分一部分的学习,分解教学中我们通常会选择学生代表学习不同的动作,练习到位,然后通过队长轮换的方式辅助教师引导学生分段掌握运动技能;另外系统性教学,就是在动作要领讲解方面,先给学生一个框架,然后进一步细化内容,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增加动作,学生也就一次次练习已有动作,从而增加运动技能掌握的牢固性。
总之,田径运动在锻炼学生生理机能,培养学生运动习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大学教育来说,未来学生要投入繁忙的行业之中,所以做好大学体育教学,从最基础的田径项目教学方法研究入手,可以一步步提升对于体育整体项目教学的把控,最大限度发挥体育塑造学生体魄的教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