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的良好习惯
2019-01-13郭海燕
郭海燕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藤田镇老圩小学,江西 吉安 331500)
好的阅读习惯能让人终身受益,但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是要经历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小学是学生们学习生涯的起步阶段,而语文又是学习各学科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就显得格外重要。学习语文就必定少不了阅读,尤其是在小学阶段,这是一个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时期。一个人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于知识获取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大量研究发现,没有阅读习惯的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相较于有着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是有一定差距的。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中,培养学生们的阅读习惯极其重要。
一、注重方法,训练阅读能力
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是一体两面的关系,良好的阅读习惯基于一定的阅读能力之上,而训练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又可以把学生们的阅读习惯培养起来。当下小学生们的阅读能力都非常低,甚至还有许多的小学生存在着声读和指读的不良习惯,这直接造成了阅读课文的效率降低。所以,老师要把以下这三种方式传授给学生,第一就是思读法。这里说的思读法就是把读写紧密结合在一起。老师在让学生们进行阅读的时候提前提出一些小问题,让学生们带着疑问进行阅读,避免无效性的阅读,第二种就是精读法。精读这里主要是说让学生们对一篇文章进行深入阅读,根据课文中的词句谋篇布局还有思想情感等多个角度去解读文章,使他们可以对文章更全面的认知,比如说在进行《观潮》这篇课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就可以利用句式的变化和词汇的选择以及情感的发展等多个角度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析,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把阅读能力提升上去,第三种就是泛读法。泛读就是需要学生们把文章进行快速的浏览,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最主要的信息。第三种就是泛读法。在进行实际阅读的时候,并不是说每篇文章都适合精读,由于有时候阅读时间有限,學生们不可能精读所有内容,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把泛读法传授给他们。
二、阅读方法的及时指导
对于课文,我教给学生“五步预习法”,读一读: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基本读熟,养成朗读的习惯;勾一勾:给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勾出新词佳句,找出读不懂的地方打上“?”,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学一学:自学生字,会认二类字,不懂含义的字词动手查一查或问一问,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采一采: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把课文中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词句摘录下来,使眼、手、脑并用,养成积累的习惯。想一想:学生预习课文时,一定要带着课后的问题去认真地读课文,试着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把要求做的地方试着口头做一做。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上课时会学得更轻松,同时也培养了阅读思考的习惯。我同时指导学生把这种预习法尽量用到课外阅读中,这样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
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阅读习惯的养成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指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强调的就是兴趣的重要性。阅读习惯是在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是培养他们阅读习惯的不错方法。学生只有对语文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才会主动去阅读书籍;只有将阅读当成生活中的一种乐趣,他们才会去享受这个过程,激发阅读兴趣,进而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比如,在教学《恐龙的灭绝》这篇文章时,老师可以以幻灯片的形式,利用图片向学生们展示恐龙慢慢走向灭绝的情境,当然,老师可以只展示前面的片段,具体的原因可以在最后留一个悬念,从而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们自己去阅读后面的故事内容,了解文章内容。学生们一般都喜欢这类文章,比较生动,所以他们对其中的原因也会比较感兴趣,也就会去阅读书本。这种方法不仅能让学生们加深对文章的印象,还能刺激他们去主动学习,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使学生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
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时,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习惯和自主阅读习惯。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应该用自己的耐心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偶像都是谁,有的学生可能会说自己的偶像是毛泽东、司马迁、周恩来等。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这些伟人都是非常喜欢读书的人,号召学生向自己的偶像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除了教材中的内容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多多开展课外阅读。阅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阅读书籍,也可以阅读报刊、杂志,除了在学校阅读,还可以在家里阅读,在图书馆阅读,或者通过网络途径进行阅读。通过多种多样阅读途径和阅读方式,学生的阅读量会越来越高。在学生完成阅读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书经验交流会,交流一下自己的读书心得。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练习写读后感,将自己的感受用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使学生逐渐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语文教师还可以在一段时间之后对学生的阅读量进行评比,将阅读量最大的学生评选为“读书之星”。教师可以号召全班学生向其学习,引导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加强对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视程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并且让学生在阅读时进行独立的思考并且广泛阅读,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