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发挥多媒体教学对初中美术的积极作用
2019-01-13杨叶青
杨叶青
(江西省高安市吴有训实验学校,江西 宜春 330800)
从传统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课本还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都是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然而美术是需要学生自己欣赏、自己领悟的,单纯靠教师和书本中的几段专家讲解是很难提升学生的美术水平的。而对于初中生而言,近距离接触美术作品的机会比较少,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近距离观察美术作品就需要依靠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依靠视频、音频、图片,可以为学生全方位展示艺术作品,在活跃课堂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艺术作品的魅力。那么教师该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呢?
一、移动教学,新教学手段的出现,创建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同时,开启优化课堂教学的新方式
科技将人类的知识重新梳理了一番,知识的呈现方式也有了重大突破,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过程也随之改变。《吉祥生活iPad创意纹样》这节特色课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将新的教学工具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们充分享受着高科技产品所带来的学习乐趣,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展示成果和作品的平台,使学生在课堂上变被动为主动。教学创新的同时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和教学效率,彰显了信息技术的生命力。教师利用电子书对学生进行讲授,学生能够自主浏览图片及介绍,遇到问题能够反复浏览,避免了课堂上教师讲授的一些知识点没有记清楚或者图片浏览时没看清却不能反复学习的情况。创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画笔、切换画纸和电子书,节省了反复涂改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在作业展示环节,学生利用电子书包快速上传作业,老师将作业快速切换到屏幕上并清楚的向每一个学生进行展示学生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其他同学的作业和学习成果,知识点更容易理解,课堂效果也得以优化。与此同时,教师也创设了全新的评价模式,成为了形成性评价的有利手段。传统的PPT讲解,更注重老师的讲授能力,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而iPad进入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移动学习或可引发新的教学革命,提高学生与教师的交互方式,从而优化了美术课堂教学。
二、创建情景,为课程带去便利
我们都知道美术课不仅仅是让学生观察美术作品,还需要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或者DIY一些东西。而初中生绘画大部分是需要参照物的,这就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了,比如天气的影响。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观察参照物会让学生去户外进行绘画,但是天气因素可能会阻碍美术课程的开展。而这时多媒体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不受时间与空间的制约。虽然走进自然可以让学生得到灵感,激发学生的创作思路,但是在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还是十分有优势的。就比如让学生绘制春天的画作,如果采用户外写生的教学方法可能会受到季节和风雨的制约,而多媒体技术可以采用图片以及视频的方式不分时间段的为学生进行展示。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三、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受更直观
在没有多媒体的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欣赏到的美术作品只有书本上寥寥无几的插图,没有太多的借鉴意义,也不能讓学生有视觉上的冲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从多个角度展示课程主题相关的作品。例如在讲述《中国民间美术》一单元时,学生可能只了解当地的艺术特色,而对其他地方的美术特色知之甚少。此时,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便显现出来,学生不会因为书本上几幅插图就对中国民间美术多一份了解,多媒体的应用正好弥补了这个不足。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事先准备好的课件和视频,先展示各个不同地域的文化艺术特色,配以简单讲解,让学生先对此有个大致的背景了解,然后再播放相应的视频文件,让学生随着视频一步步揭开民间美术的面纱,了解民间艺术品制作的过程,通过这种直观的体验营造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了解学习内容,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四、进行技能传授
美术技法是美术教学中的另一大重要教学内容,虽然美术作品讲究意境,但是美术技法依旧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然而在常规的教学中,教师很难将美术技法传授给学生。美术技法的教学是需要学生近距离观察的,而一个班的学生很多,教师没有办法全部顾及到。同时教师如果采用在黑板上讲解的方法,在进行示范的时候会挡住学生的视线,而画一下讲一下的方法又太耗时,不利于课程的教学。如果不进行示范又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而有了多媒体技术教师就可以将示范的过程制作成课件为学生展示。在进行展示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进行讲解,让学生边看边听,既完成了美术技法的传授,也让学生有了思考的空间。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照着视频进行模仿,一节课下来学生就可以掌握课堂上教师教授的美术技法了。
五、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教学内容
在讲授完教学任务后,由于书本上内容有限,学生可能对教学对象了解不够深入,此时,教师可使用多媒体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观看到教科书中没有的内容。例如,当讲到与中国艺术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相关内容时,由于篇幅限制,只有青铜器、《洛神赋图》、卢舍那大佛、《步辇图》、《韩熙载夜宴图》等作品展现在教材上,而这些,并不能展现出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美术的发展,教师有必要对课本内容进行补充,比如按照年代线索,向学生展示各朝各代的代表作品,并一一分析作品的特色,让学生了解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宗教信仰对艺术和文化的影响以及作品中创作者自身的人格特点。
初中美术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运用对学生有着积极的意义,能够将知识内容更为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视野更为开阔。所以,美术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与学生具体情况适宜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升自己美术教学效率与学生美术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