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有效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效果
2019-01-13章罗剑
章罗剑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葛仙山乡杨林中学,江西 上饶 334500)
社会经济在高速发展,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完善更新,我国的基础教育教学正处于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过渡阶段。学校的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广大教师所要面对的主要难题,这就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创新完善教学方法,逐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开端,它虽然所占时间很短,但却在极大程度上关乎着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一定要在充分认识到课堂导入重要性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来对导入环节进行精心设计,以此来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为接下来教学内容的讲授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以“平方差公式”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在导入环节,我对学生说道:“从前,有一个地主把一块边长为a米的正方形土地租给了一个农夫种植。这天,他对农夫说:‘我把你这块地一边减少4米,另一边增加4米,租金不变,继续租给你,你觉得如何?’农夫一听,觉得自己好像没有吃亏,便答应了。等他回到家之后,把这事和大伙儿一说,妻子马上就说他吃亏了。过了一会,农夫意识到自己确实是上了地主的当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一饶富趣味性的问题一经提出便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很多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如此,通过对导入环节进行精心设计,不仅启发了学生的学习思维,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为接下来教学内容的讲授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巧设趣味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部分学生因为数学知识乏味无趣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所以教师要在设计问题上进行钻研,要将无趣变成有趣,吸引学生主动思考。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一些数学知识结合日常生活来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例如在教授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合理设计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如妈妈去市场买菜,如果支付售货员10元钱,那妈妈就多花了4元,如果支付8元钱就少了两元,让学生们根据上面的描述设计几个问题,并要求用方程求解。再比如:学从分数到分式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1.星期天爸爸带小明去动物园,从家到动物园的距离是50 km,爸爸以每小时80 km的速度行驶,多长时间能到达?2.小明到动物园门口,看到成人票30元/张,学生票20元/张,爸爸要花多少钱购买他和小明的门票?平均每个人需要多少钱?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小组研究,可以提出很多问题,并且自己能够求出答案。在数学课堂设计趣味性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主学习,认真思考,牢固地掌握了知识点,也使课堂效率得到一定的提升。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实现师生良好互动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应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机统一,即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而学生则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与实践者。基于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将课堂的主动权还于学生,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来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以此来深化学生的理解认识,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从而获取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这部分内容时,我先是引导学生一同回顾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之后,我利用课件向学生出示了两个只有一条边是相等的三角形,并问学生它们是否全等。很显然,学生齐声说“不全等!”于是,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同来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看看三角形的角和边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全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探究热情都很高。与此同时,我会在行间巡视,并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予以针对性的指导和点拨。如此,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挖掘了学生的数学潜能,实现了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进而有利于获取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子产品的普及,多媒体也被引进课堂变成一种教学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多媒体可以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使学生学起来容易,教师教起来也方便。例如,在讲解“梯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帮助学生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多媒体的应用把抽象的数学公式变得直观明了,从而提升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再比如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节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教师既能展现两圆的连续运动,还可以随时将图形定格在需要的位置上。多媒体将静止的圆变成动态的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之风大力盛行的今天,我们应将高效课堂的构建当作孜孜不倦的教学追求,并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引下积极探索和寻求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使传统课堂低效的教学现状得以及时扭转,从而获取高质量、高效化的数学教学效果。要上好一节课,既要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及基本应用,还要揭示数学的内涵与思想方法。让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让抽象的数学变得形象,让深奥的数学变得浅显,让机械的数学变得生动,让怕数学的学生变得自信,让学生喜欢上你的数学课。这样的课堂教学一定是有效的,而且是高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