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与改进对策
2019-01-13杨慧
杨慧
(江苏省淮阴中学教育集团涟水郑梁梅滨河高级中学,江苏 淮阴 223400)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都是以文字为媒介,向阅读者传达其特定的情感。为了构建一个高效的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师应该要认识到具有实用价值的阅读技法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也要认识到新课程改革下要求的新型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融合发展的必要性。而比较阅读教学法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颇受关注,高中语文教师如何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将比较阅读法整合运用,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加强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常情况下,学生们对于感兴趣的事情,必然会全情投入,积极主动的去克服一切困难。因此,老师如果想要切实的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就要不断的加强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学生们如果能够具备浓厚的阅读兴趣,必然会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促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首先,老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需求来创新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推动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发展,以此来为学生们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例如老师在讲解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鸿门宴》这篇课文的时候,就可以应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来为学生们播放关于《鸿门宴》的影视视频片段,以此来有效的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逐步的形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另外,老师还可以为学生们介绍一些关于楚汉争霸的小故事,以此来有效的调动起学生们对于文章的阅读兴趣,进而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其次,老师在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充分的发挥出学生们的主体作用,不断的提升阅读教学的互动性。
二、选读拓展,从量变突破阅读瓶颈
考虑到高中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充分利用现有选读教材无疑是一条捷径。一是利用好《语文读本》。建议学生在周末阅读,然后做摘抄、写随笔,教师在课堂上将优秀作业集中展示。二是阅读《诗经》《楚辞》等古典名著,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作为辅助,仔细研读。三是充分发挥我校“人文素养训练基地”的优势,开设《<史记>鉴赏》《<诗经>鉴赏》等选修课,进一步提升我国古典文化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知其不可而为之”体现了孔子积极的入世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传递出孟子对道德的强烈关注;“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流露出王维的淡泊和谐……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长河中,这些精神一直流传至今,载体就是这些经久不衰的文学作品。以这些作品为蓝本开展阅读实践,可以从“知情意”角度突破阅读瓶颈。
三、生本理念下对自主学习的培养
在生本理念下,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对于语文学科教学而言,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提升。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前预习的环节,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记念刘和珍君》的学习中,教师对课前预习任务认真布置,让学生在课前自己阅读文本,查询资料完成预习。对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可先自行思考或与同学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教师总结问题后,统一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惑。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通过自主学习得到收获。
四、散文阅读教学加强朗读指导
那么,怎样进行朗读指导呢?笔者认为需要抓住两个方面,第一是在引导学生把握全文中心思想的基础上,根据作者的情感发展脉络来确定文章各自段落的朗读基调,并以此确定全文的朗读轻重层次,这是在明确作者情感以及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础上,这样,把作者的情感基调通过朗读淋淋尽致地表现出来。其次,要指导学生善于捕捉文中语句中表现力极强的字词,从字词所传达出来的感情来体会该用怎样的语调来朗读。
五、基于相同主题的比较阅读法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章具有相同的主题。在实际阅读过程中,若是教师能够将两者整合起来,对其进行比较阅读,则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在相同主题的阅读教学中,学生也适当地拓宽了自身的视野。因此,教师要注重对相同主题的文章进行有效的整合,展开比较阅读。比如在高中语文《故都的秋》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入与之相同主题的《想北平》这篇文章。两篇文章的作者都采用了相同的主题来展开论述,都体现了“想念”的这个主题。只是在同一主题下,两篇文章却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学生理解这一差异的同时,就能够掌握好课文内容的学习。在《故都的秋》一文中,郁达夫主要描述了自己对古都(北平)的秋天景况的想念,而且他是站在外乡人的角度来对古都之秋进行品味。“我的不远千里……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这些句子就体现了这一点,他在描写故都之秋的时候,选择了可以触动人们对秋天的情感的景象,比如“槐树”“秋蝉”“秋雨”等,而且还特别强调了一些比较特殊的景色,如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以及西山的“虫唱”等。而且郁达夫在描写“北国”之时,将其与“南国”相提并论。
结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够仅凭学生个人成绩来判断其语文水平的高低,也不能流于形式,使学生沦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有助于学生把握人生发展规划,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情感,使他们得到思想上的启迪,提高他们的审美兴趣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