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提升高中学生音乐素养的途径

2019-01-13封志良

魅力中国 2019年52期

封志良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第一中学,江西 抚州 344700)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就能够将音乐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内涵更好地展示出来,进而使音乐作品产生更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然而,在我国现阶段的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通常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音乐教学技巧方面的提高,忽略了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性,这对整个音乐专业的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了阻碍。

一、从流行音乐入手进行教学

虽然音乐鉴赏课的鉴赏内容以经典作品为主,但流行音乐也并非需要销声匿迹,加入适当的流行音乐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增强教师的教学效率。比如,传统的作品《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被用于流行音乐《不想长大》中,教师在教学《交响曲》时,可以由《不想长大》引入,先让同学听这两段音乐中相同的部分,让同学回答是哪个歌曲中的,当学生回答《不想长大》时,再将《交响曲》也引入进课堂中;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提比较问题,让学生自行举出有相同音乐片段的音乐,活跃课堂。通过流行音乐带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再深入音乐本身向学生传递音乐基本信息,以及教学生如何对音乐进行鉴赏。

二、重视音乐课,注重立德树人

所谓的立德树人就是讲将情感融入到育人之中,作为高中音乐教师来说,必须深刻的意识到音乐课对学生终身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避免出现其他学科占用音乐课时的现象出现,确保音乐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高中音乐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用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和引导学生,使其真正的感受到来自于教师的关爱,才能激发出其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另外,教师还应在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音樂审美观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求学生重视学习音乐知识的重要性,才能在充分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三、以学生为中心,优化课程内容

普通高中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必须将学生美感体验与音乐学科的教化功能作为教学的重点,才能达到引导学生人格与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设计音乐课程体系时,应该严格的按照以生为本理念的要求,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在深入分析和研究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音乐教学策略,同时选用符合高中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高中音乐教学策略和内容的方式,促进高中音乐课程教学效果的稳步提升。

四、适当调整教学顺序

由于有的学生未接触过音乐鉴赏课程,对交响乐类的音乐无较大感觉,此时过早赏析无疑是浪费音乐资源,教师不应该完全根据教材上的顺序对学生进行教学。从简单的音乐内容到复杂的音乐内容才能与学生的学习节奏同步,教师可以自行调整音乐教学顺序。比如,先从简单的中文歌曲入手,再慢慢转为无填词的中国歌曲,再转向外文歌曲,先赏析单调的乐器组合曲,再赏析乐器数量较多的曲子,最后才是奏鸣曲。层层推进教学难度,有利于学生对音乐鉴赏逐渐产生兴趣,在音乐难度加大的过程中不断感受乐器的魅力,通过学习感受音乐鉴赏的难度,也能在不断学习中感受来自音乐作品的魅力,培养个人的音乐感。

五、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提升学生良好的音乐感知力与表达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原著作品,是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有效手段,学生具有了良好的音乐感知力与表达能力,就可在对音乐的理解中加入自己的体会并在心中塑造起具体的音乐形象,最后将作者寄予作品的内涵与情感精确地传递给观众,使观众在更大程度上感受到音乐作品的魅力。要达到这一教学目的,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不断激发并调动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六、鉴赏优秀作品,培养学生审美观念

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实现的,这离不开学生对音乐作品日积月累的赏析和品鉴。长此以往,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和理解便能于无形之中得到提升。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往往经过较长时间的流行和传唱,因而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熟悉,学生听到旋律后便能跟着轻声哼唱起来。鉴于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欣赏优秀文化作品入手,通过反复聆听、背唱感知这些作品的旋律、节奏、表现力等,从而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

例如,以《梁山伯与祝英台》这类故事性较强的音乐作品为例,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它的创作背景及详细的故事内容,使学生了解创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作品想要传达的情感,进而结合旋律、节奏、曲调等让学生进行赏析,从而在相应情感体验的促进下,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对《二泉映月》这类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作品来说,作品本身的曲调就具有鲜明的特色,旋律也十分优美,学生一听便能被吸引住,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这首名曲的内涵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欣赏音乐作品;对《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这类描写自然风光的音乐作品来说,教师应以相关的自然风光为背景向学生讲解作品,并结合圆舞曲的特点向学生介绍作品的节奏、旋律等。如此,通过引导学生鉴赏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对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音乐教师必须在充分认识到促进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的重要性的同时,积极的进行高中音乐教学策略的创新和改革,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才能促进高中学生音乐素养培养效果的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