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2019-01-13张莹
张莹
(廊坊市第十三小学,河北 廊坊 065000)
如何在语文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主体,这就需要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充分发挥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会学生如何高效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阅读产生兴趣,才能在阅读中找到乐趣。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能够持续阅读的原动力,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目的就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会方法,读有所得
阅读过程中最头疼的事情就是遇到没有学过的词语,多数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由于词汇量掌握得不够,阅读时遇到很多陌生词,便会产生烦躁和厌恶的情绪,失去阅读兴趣。教师要注意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学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句,学会边读边想,进而学会读懂浅显的文章。
(二)创造气氛,陶冶情操
教学中,教师应改变刻板单一的教学手段,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
(三)交流讨论,感受快乐
在课堂上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说出学生自己的阅读感受。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
二、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这一课程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阅读方法的支持。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对快速和正确收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判断处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一)精读
三年级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大声的朗读课文。在读课文之前,教师应针对所教课文内容提出疑问,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在阅读完毕后能够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并从文中找到老师之前提出的问题。
(二)略读
略读也可称为跳读或者浏览,是指尽可能快的阅读,迅速地获取文章的大意或主题思想,可以跳过某些不必要的细节。技巧有三:
1.以一般速度阅读。阅读文章开头的一、二段,力求抓住文章的大意、作者的文章风格、或口吻等。
2.阅读段落的主题句和结论句。据统计,绝大部分主题句是段落的首句,剩下的是尾句。因此,我们通过阅读每段首尾句就能了解整篇文章的大意。
3.注意关联词。转折词如但是,可是等,序列词如首先,其次等。
(三)泛读
泛读,是一种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浏览大一的读书法。其基本特点是“关起大略”,简言之,是以抓住文章主要信息问基本目的,大略地读。泛读是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时候运用的阅读方法之一。主要技巧有:
1.只要能以最快的速度掌握大意即可。2.利用文章细节,抓提示词,如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当视线在文字上掠过时,一旦发现有关的内容,就要稍做停留,标示出来。3.阅读段落的主题句和结论句。抓住主题句就掌握了段落大意,二胺后略去细节不读,一提高浏览速度。
(四)做阅读理解题的“三部曲”。
1.先精读题目问题,做到心中有数。2.略读全文,捕捉关键信息。例如要找一个人名,可以直接定位到有这个人名的句子。3.停下来读这个句子,看看是不是答案。如果不是,继续搜寻查找。
三、远离不良阅读习惯
(一)克服阅读中的不良动作
良好的习惯终身受益。实践证明,高质量的阅读活动中,除了眼球的转动和翻书的动作以外,几乎再没有其他的动作和声音。在教学中可以进行一些专项训练,及时地纠正学生的不良动作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二)培养耐心
培养学生的耐心,克服心理障碍,是养成阅读习惯的重要的方面。要让学生打好基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习惯是由多次重复而达到的带有稳定特点的自动化的思维或行动方式。因此,教师要注重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四、有备无患,增加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阅读应注重引导学生读书、多积累”;在总目标中提出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在阶段目标中,对中年级这一阶段提出阅读不少于40万字的具体要求;在教学建议中又特别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可爱阅读的知道,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气氛。”
(一)正确选择正确的阅读材料
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教师尤其要注意教会学生学会选择。选择,首先要选择阅读的内容,这是给学习定向的问题:—个是价值取向,一个是个性发展方向。小学生处在人生的萌芽阶段,可塑性很强,不可能确立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教师的正面引导几乎有决定性的作用。在指导学生选择阅读内容时,要教会学生辨别是非、辨别优劣、辨别正误,选择更合适自己的,选择阅读的重点等。
(二)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课外阅读能力,让学生通过课外查找资料,增强学习理解课文的能力。要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必须得法于课内而受益于课外。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起点,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课外阅读时语文学习的过渡,是联系课堂内外的纽带和桥梁。在课外,学生离开学校以后也能自主阅读,会自主的收集、选择、整理信息,语文学习的目的才算真正达到了。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在正式的阅读实践中自己去摸索去感受,提高他们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吸收能力和鉴赏能力,这将会使学生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