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1-13郑艳华

魅力中国 2019年52期

郑艳华

(南昌市南昌县蒋巷镇中心小学,江西 南昌 330224)

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创新而出的一种教学方式,此模式与数学学科存在的逻辑性与系统性存在相适应的特点。学生在思维导图教育模式下,能够提升自身思维能力、逻辑能力,使学习质量与效率不断提升。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弱,无法快速掌握逻辑性的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出思维导图的作用,使小学生存在的学习弱点有效改善。

一、运用思维导图的优势

(一)概念

思维导图是把具有抽象、逻辑性强的数学概念等知识,运用文字与图片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通过亲自制作、模仿、观看后,把复杂性、逻辑性、分散性的数学知识正确的梳理,实现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1]。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能够突破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提升,把数学知识遗漏的问题有效规避,促进了学生数学学习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二)运用原则

小学数学教师在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时,要注意运用原则,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的掌握能力不断提升。学生是数学课堂的主体,在制作思维导图时,要把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弱点考虑在内。小学生思维能力较弱,思维导图的制作要根据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建设。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引导准确识图,再根据自已识图的结果模仿制图,逐渐形成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

二、思维导图运用的具体策略

(一)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学习兴趣是推动小学生积极学习的主动力,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先以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为初始目标,让学生的注意力持续集中,再加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使教学质量得到保证。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是通过文字与图片的方式把数学知识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直观化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作用,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例如,在学习《比高矮》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模式的作用引发学生兴趣。如利用卡通人物图片,可以先了解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再搜集出卡通人物。要把两个卡通人物制作成一高一矮,在一高一矮卡通人物的旁边描述出高矮的概念及高矮比较。通过采用卡通人物的思维导图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促进了教学质量。

(二)突破数学教学难点

虽然小学数学知识传授的是基础知识,但是仍然存在较多的教学难点。原因是数学本身具有抽象的特点,提升了数学知识的难度。由于小学生具有思维能力较弱的特点,为了提升数学教学效果,需要从教学策略上寻找突破口。思维导图具有直观化数学知识的特点,能够把复杂的数学知识简单化,让学生在直观化的教学模式下高质量、高效率的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在授课之前,先把本节课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2]。传授过后,再展示思维导图,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深刻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存在的难点不同,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导,学生能够把自身存在的难点有效解决,实现学习质量的提升。

(三)巩固数学知识

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后,由于逻辑能力较差,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较弱。需要数学教师帮助学生梳理数学知识点,学生通过教师的梳理引导,能够逐一掌握数学知识,使学习质量得到了提升。另外,由于数学知识具有逻辑性的特点,又存在较多的知识难点,梳理环节显得更为重要。把较难的数学知识细致的逐一梳理,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梳理与分析,掌握较难的知识点,使已学的数学知识实现高质量巩固过程。

例如,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课时,学生在学习时经常会发生忘记需要进位的数,使计算结果产生错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薄弱处利用思维导图梳理进位加法的过程,巩固学生的已学的数学知识。如18+19=?,教师把进位加法的步骤清晰的写出来并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深刻记忆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第一步,先计算个位8+9=17,7落于个位上,1为进位数。第二步,计算十位1+1=2,再去观看是否存在进位数。第三步,用十位计算的得数加进位数,再落于十位上。通过步骤的解析,学生深刻了解了进位加法的计算方式。

(四)有效整理错题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经常会产生错题现象,学生无法掌握错题知识点,会成为学生丢分最高的环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注重整理学生的错题,使错题成为学生掌握最为深刻的数学知识,使数学掌握能力不断提升[3]。普通教学模式无法实现错题整理,而思维导图具有的梳理作用,能够把数学错题统一规划整理,再针对每一个错题对应的知识点,使学生深刻掌握对应的数学知识,实现掌握能力提升的目标。

例如,小学生经常会在带有括号的加减法中发生错误,错误的原因是忽略了括号的作用,还存在时间加减的错误,原因是未清晰的掌握时间相加减时是以60为基数等等。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梳理作用,把存在的错题全部统一列入导图中,再根据错题列出相对应的数学知识点,学生在看到自已的错题时,再读取旁边相对应的知识点,通过刺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深刻掌握了对应的知识点,实现了掌握知识的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教学策略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原因是思维导图能够把逻辑性、复杂性的数学知识直观化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梳理逐一掌握数学知识,实现了知识的有效掌握,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