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教学

2019-01-13赵远芳邱宗春王砚娟

魅力中国 2019年52期

赵远芳 邱宗春 王砚娟

(山东省青州市黄楼街道阳河小学,山东 潍坊 262518)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教师应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设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将精力投入到语文学习中。笔者结合多年一线教学经验,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的研读,同时为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努力提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语文素养。

一、研读教材,精心备课

为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刻的研读,在备课阶段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对教材认真分析的同时,根据学生学习能力以及认知水平,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以便学生在学习时可以理解和掌握学习知识[1]。

(一)整体把握教材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不断推行过程中,现阶段小学语文教材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不同的主题,每个单元的主题都是为学生学习精心准备的[2]。教师在教学时应整体把握教材,围绕主题内容开展各项活动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的准备阶段,根据主题内容设定合理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知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一天》一文时,教师在导入阶段以歌曲《春天的故事》为背景,向学生介绍有关邓小平在课文中故事,并向学生提问关于邓小平同学们还了解哪些事情。随后,教师带领学生齐声朗读课文,通过课文的朗读,要求学生理解在难忘的一天中,邓小平爷爷对学生所说的话,通过对话将自己的情感与课文中的情感相互融合,以此对课文中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进行深刻的理解。

(二)合理安排课时

每节语文课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在教学时会面对个性、学习能力等具有差异性的学生。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合理安排课时,充分利用课时内的每个时间,以此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关注课堂,丰富课堂

新课程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引导作用,将学生树立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有助于提升语文素养。所以,教师应给予课堂充分的关注,在教学中采用创新型教学方法,既能为学生营造丰富的课堂氛围,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读的充分

阅读能力是培养小学阶段学生语文素养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在阅读中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同时通过阅读可以探究文章深层含义,这样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3]。笔者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时,一般会采用大声朗读、默读等方式,在每次朗读中要求学生掌握精度和略读的方法,通过不同类型的阅读,让学生获得的阅读感觉也不相同。在下文中,对主要两种阅读方法进行分析。

1.加强朗读技巧教学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需要通过不断的朗读训练,在朗读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朗读时可以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所以,在朗读时要求学生把每一个字的读音发音准确,读懂每一个句子,并在阅读时将情感融入到朗读中,进而在语调上出现丰富的变化。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首先向学生进行示范阅读,让学生进行模仿。教师在示范阅读时,应体现出个性化特点,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以此将学生的阅读情感与教师的阅读情感产生共鸣。然后,教师向学生介绍朗读技巧,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后,对课文进行深入的阅读。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将自己阅读时的感悟表达出来,既可以拓展学生阅读视野,还能丰富学生的阅读情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朗读技巧。

2.给予充分的朗读时间

小学阶段学生进行朗读能力训练时,教师应给予充分的朗读时间。这是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处在发展时期,缺乏良好的自制力,若将阅读训练在课后进行,无法保证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应利用课堂时间,在指定的时间内,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充分的阅读,通过阅读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加深理解。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一面五星红旗》一文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懂得课文中表达出的尊重、爱护国旗情感。为使学生更加理会课文内容,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升国旗仪式的录像,让学生在思想上对五星红旗有深刻的认识,进而在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中,在学生心中产生爱国主义情怀,以此培养学生热爱国家、爱护国旗的深切情感。在教学时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充分朗读中体会课文表达出的核心思想,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二)写的及时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加强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将自己的情感以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来,同时要求学生在完成阅读后,及时进行写作,以便学生可以进行写作练习,提升写作能力。

三、反思小结,提高能力

(一)找出亮点

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应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将自己认为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地方记录下来,以便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继续使用。这样既能使教师形成独有的教学风格,还能使学生更加热爱语文学习,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

(二)深思失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制定的教学内容,都会出现问题。教师应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将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充分的分析,以此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在教学时可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使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同时,极大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教师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并重视学生的朗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培养。教师在教学时应深挖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工作,以此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同时为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