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研究
2019-01-13毛弋峰
毛弋峰
(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弋江镇二小,江西 上饶 334400)
随着当前教学理念的不断革新,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性已成为当前老师们共同追求的教学目标。众所周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因此,老师需要积极转换自身角色,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教学地位,并创新当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及数学素养。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标的进一步改革,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在不断革新。然而由于老师的教学手段有限,老师的综合能力不高以及教学理念落后,部分地区师资力量有限等一系列因素,导致当前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课堂教学还需不断进行改进。
(一)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老师太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自身数学素养的提高,而且教学过程中,又缺少相应的实践教学机会,甚至于有些老师依然沿用“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太过于单一,课堂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作为主要角色,掌控整个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弱化,这种教学方式非常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且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
当前教学模式大多数依然还是强制灌输式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听,师生双方之间缺少必要的互动,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需要跟随着老师的思维走,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教学过程死板僵硬,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且使学生思维模式固化,严重阻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三)合作学习效率低下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合作学习由于缺少老师的正确指导,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并且老师自身对合作学习也缺乏相关的认识,当前的合作学习或是处于初始阶段,或是过于形式化,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教学中,部分老师往往为了追求教学的多样化,而盲目开展教学活动,很多老师在课前准备不足,或是课堂活动设计不合理,导致整个合作学习过程比较混乱。如老师提出问题后,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考虑,就急于开始合作学习,当合作学习开始后,又急于叫停,导致学生没有时间思考,甚至于没有时间去充分讨论。
二、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环节。小学阶段数学思维的启蒙与养成对于学生未来发展影响深远,因此,在当前教学情况下,老师应该积极改善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笔者根据目前的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以供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
(一)合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随着当前现代化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开始更多的被运用到教学中。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且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可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良性发展,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事物的好奇心比较旺盛,通过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与当前的网络技术相结合,运用趣味性十足的视频、音乐等,或是将日常生活中的数学事例融入教学中,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可有效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的学习兴趣。
针对低年级的小学数学教学,老师可以把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物结合数学教学内容,用多媒体形象的展示出来,例如:教小学生认识时间时,可以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情境图,旁边配上钟表的时间图,如上学情境及上学时间,中午吃饭情境及午饭时间,放学情境及放学时间。通过这些直观的演示,让学生更容易去理解课堂教学知识。
(二)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
数学学习就是不断提出疑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学科之所以能够得以发展、进步,正是数学学者不断质疑的结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勇敢提出问题,并通过生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不断讨论,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先出示尝试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并尝试练习,如“这道题老师还没有教,我会做吗?”,有了试一试的想法,然后尝试解题,又对自己答案的正确性产生疑问,进而仔细去听老师讲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及时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改善并落实新式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氛围,给予学生充足的自我发挥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指导学生以小组模式进行相关问题讨论,对于学生的质疑以及分享,给予积极且肯定的鼓励,提高学生学习探索的自信心,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积极分享,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密切联系,强化小学数学课堂的合作学习,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1]。
(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维
新课改已经深入小学数学教学中,然而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依然还在。当前仍然有一些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沿用传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老师往往只关注数学概念和公式的教学,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重视,进而导致了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得不到有效提升,严重影响了学生以后的长远发展。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与时俱进,将小学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实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归于生活的使命,将数学思维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各方面能力。例如:在学习与日常生活相关联的内容时,老师应该将日常生活融入教学中,结合实际生活直观形象的讲解教材内容,如学习图形时,可以将现实生活中与图形有关的物体展示给学生,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2]。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教学理念下,老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积极优化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强化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