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建设的策略
2019-01-13章瑶
章瑶
(分宜二中,江西 新余 336600)
对于高中教育内容课程多,分配给历史学科的时间有限。每周课程少,时间短,造成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缺乏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灌输式的教学,使得历史成绩始终停滞不前。针对如何高效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做出了如下分析和策略。
一、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承担着传承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重要使命,对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起着关键性作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历史的优越性和丰富的故事性,采用多元化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现有的科学技术充分还原当时的历史背景,加深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学生们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在这个过程中深刻体会历史人物的心理。利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历史知识的掌握与自身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把历史学习当成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一种手段,是现阶段历史教学任务中的重中之重[1]。
(一)如何听课
课堂气氛沉闷,严重影响着课程进度和学生的积极性。对于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可以利用生动形象的图片,有趣的视频以及丰富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到课堂中,把听课,被动的接受这一思想转化,利用看、听、思、记等方式,明确课堂目的,提高听课的效率。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一历史《鸦片战争》这一课时,教师首先播放历史资料,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重点体现鸦片对中国人们的危害,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观后感,引申出鸦片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导致社会发展停滞不前。通过观看影片,首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心理,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正确的阅读教材
对历史的研究,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内容,应该仔细阅读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例如历史资料,视频,地理环境等相结合,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评价赏析。在阅读资料的同时,做好笔录,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剖析,深度挖掘其内在意义。最后,能够结合历史与实际情况,对现实生活做出分析,总结。
例如在人教版高一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课,主要讲述的是第一次世界战争的爆发,战胜国对中国奴役态度的转变,中国人民在战争过后体现出来的和平友爱,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教师详细的讲解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论述自己的观点,比如是什么原因让中国人们变得强大起来,中国共产党是在什么环境下产生的,对中国的发展起到哪些积极推动作用。在进行剖析过后,帮助学生找出相应的历史资料,完善学生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空白认识。通过正确的阅读教材内容和补充课外资料,进一步体现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三)记忆的方法
好的记忆方法,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对于历史的记忆,因为人物关系较为复杂,经历时间较长,在记忆过程中容易出现混淆。我们要根据自身的特性,不断的总结与摸索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比如1.化繁为简,把复杂的事物简便化,提取精华。2.对比记忆,相近的人物事物,找出其不同点进行对比,加深理解,强化思维逻辑。3.结合实际,历史发生过的事情与现实社会总有一些惊人的相似,找到相通点,进行联想。总之,记忆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要灵活的运用,用独特的眼光进行分析,进一步的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
二、精心安排课堂结构,有效利用课堂的时间
(一)吃透教材
首先,教师应对所要传授的历史知识充分了解,事件的前期发生过什么,事件的后期又发生了哪些事,都要明白透彻,掌握其主要特征,以便应对学生的提问,对课堂内容进行相应补充,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课堂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严谨的课堂结构
严谨的课堂结构,是能否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表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本质作用,做到以下几点,对提高历史学习效率有着很大的帮助。
1.“严” 与“活”的关系。
课堂中,教师要把握好“严”与“活”的度,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但又要让学生们遵守课堂纪律,让课堂能得以进行。严肃与活泼共存,是师生关系的发展路线,对学生的大胆分析、看法要严肃对待,积极鼓励。对课堂形式,要活泼生动,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感受到历史学习的魅力。
2.优美的课堂语言
丰富生动的语言,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关键。在课堂上,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事物的抽象化变得具体化,激情的语调,丰富的想象力,引人入胜的描述,让学生觉得上课是快乐的过程,享受的过程,从而达到历史教学的高效性。
3.合理运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多以完成教程进度为目标,在合理运动课堂讨论这方面做的不足。时间紧任务重的思想理念,大多数教师认为学生记住了考试合格了即可。大量的实践证明,课堂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的认知理解,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师生关系的改善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设定问题的关键,注意题材的多面性和涉及知识的宽度。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的主观意识,进行大胆分析。
4.以教师为主导
新课标的改革下,在学习过程中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者,教师为引导者这一主题,要充分发挥出其思想理念。在历史课堂进行中,活跃的课堂气氛是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关键性要素。在问题较难,学生们陷入思考的时候,教师要从现象到本质进行层层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要保持中立,结合主题,对学生的讨论结果做出总结。在最后,对内容认识深刻,表现好的学生积极鼓励,对观点错误的学生也不要打击,分析原因,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掌握主导权,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最终达到提高历史成绩的目的[2]。
结束语:
高效课堂建设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策略,对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高中历史的学习,是中国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表达方式,而高效课堂的利用则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全面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希望广大教师广泛使用这一方法,使教育事业能够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