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音乐教学微探
2019-01-13张梅兰
张梅兰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江西 新余 338000)
近些年来,我国开始注重素质教育。在当下的教育大背景下,教师更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是指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的、一般的音乐知识,还要有对于音乐较高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外部事物较深层的感悟能力。教师要认识到音乐核心素养对于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性,并积极的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一、当下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
我国是一个应试教育国家,家长和教师一直重视的孩子的学习成绩。音乐对很多家长来说只是一个副科,学生应该将学习的重心放在语数英等主科上。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忽视了对学生的音乐学习。在很多学校,都会出现音乐课被占用的现象。教师以赶课程进度的缘由将音乐课占为己用,这种现象的出现极大地妨碍了学生进行音乐学习[1]。
(二)教学方式陈旧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时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的知识灌输,教师在讲台上一味的讲解知识点,但却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表面上看教师对学生讲解了足够多的知识点,可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却少之又少。这就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影响了学习效率。
(三)缺乏师生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不仅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是学习过程中的同伴,互相鼓励,互相进步才是师生之间的理想关系。但就当下的初中音乐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逐渐恶化。原因之一就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缺少互动,关系逐渐疏远。僵硬化的关系极不利于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大化[2]。
二、核心素养对与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进行音乐学习,学生的学习就不止停留于会唱音乐的程度,而是能够体会到音乐所要表达出来的情感和含义,体会到这首歌曲背后展现的人文情怀和历史背景。学生就能更充分的学习到更多的音乐知识,同时也能真正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的音乐素养也就得到了提高。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意识
音乐素养的培养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对于各种意识的培养。音乐的种类多种多样,所表达的情感也是十分丰富的。素养的培养就是带领学生挖掘其中的丰富内涵,例如,爱国的歌曲能帮助学生树立爱国意识;歌唱祖国山河的歌曲就能让学生体会到我国大好河山的壮阔,增强民族自豪感等等,深层含义的挖掘就是学生为了帮助学生提升核心素养的措施[3]。
(三)有利于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
现代社会已经出现了音乐疗法,用音乐治疗人们的心理问题,从而让人们消除内心的不良情绪。音乐的音调自古以来就有低回婉转,高亢嘹亮等的区别,不同的音调代表了不同的情绪,学生在学习时就能利用不同的音乐来疗愈内心,帮助学生减轻学习中的压力。在舒缓内心的时候,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
三、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提高核心素养的具体措施
(一)注重乐理知识的教学
初中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受了一定的音乐学习。但在初中阶段,教师依然不能忽视对学生基础乐理知识的教学,反而要更加注重。只有了解了基础的乐理知识才能在学习音乐时帮助自己感受音乐背后的含义。在教学时,教师要通过乐理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音乐知识素养,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理解[4]。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向学生们讲解乐理知识。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查找一些教学视频,通过视频让学生们了解到音乐的各种种类、音乐先驱、不同种类音乐的特点等。生动形象的视频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相关知识的理解,加深记忆,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核心素养。
(二)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的开展不仅是为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当今社会是一个创造型社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社会的不断地向前发展。因此,创造能力是现代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课堂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升,也使得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这才是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
例如,在学习《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首歌曲时,教师在带领学生了解这首歌曲背后的故事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场话剧表演比赛。教师将学生分为几组,由学生进行相关故事的表演,在表演过程中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同时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初中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要积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结合教学情况找出自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改正措施。在教学时,注重对学生乐理知识的教学,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体会到歌曲背后的深层含义。希望教师能将以上措施落到实处,不断创新,探究出适宜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推动我国初中音乐教学的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