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基本策略

2019-01-13简建刚

魅力中国 2019年52期

简建刚

(江西省樟树市第三中学,江西 宜春 331200)

应用题是数学中的重点难点,学生在应用题的思考互动中,总是会遇到种种的困难,各自产生疑惑后百思不得其解,对数学的问题始终处于茫然思考状态,教师应紧密的结合学生的情况,提出契合学生理解范畴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的展开数学的想象,将数学的认知思维迁移到更加广阔的视域中,通过宏观的视角验证数学的真知灼见,课堂上预留时间进行互动,结合学生的反馈及时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在应用题的不同类型问题中,提出独立的见解,形成深层次的数学感悟。

一、提高对题目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应该充分强调审题的重要性,并帮助学生掌握合理有效的方式方法。首先,应对差异化文字的具体表述意义进行明确,将题目中“延长”“延长至”“延长为”等这种关键词的表述含义在日常中进行反复明确。例如:某学校舞蹈排练室长5米,宽3米,现需将舞蹈室扩建,长延长6米,宽延长4米与现将舞蹈室扩建,长延长至6米,宽延长至4米。这两种表述所表达的结果是囧然不同的。因此,在日常的练习中,应对这种关键词表述做出明确解释,避免理解错误。

日常学习中还要培养在冗长的题目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排除干扰项。在二元一次方程租的应用问题中,某些题目很可能给出一些干扰项。例如:学校有一栋4层的教学大楼,每层楼有6间教室,进出这栋大楼共有3道门(两道大小相同的正门和一道侧门),安全检查时对这道门进行了测试;当同时开启一道正门和一道侧门时,2分钟可以通过400名学生,若一到正门平均每分钟比一道侧门可多通过40名学生,求平均每分钟一道正门和一道侧门各可以通过多少名学生?在求解这一问时,题干中所阐述楼层数为4,每次楼有6间教室的信息就是无用信息,在作答时要在题干中提取有效的信息,排除干扰信息。

二、学生分析问题,掌握解题技巧

其实,解应用题的过程就是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过程,他们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解题的效率会很高,自学热情十分高涨。数学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观察所给条件,然后,在大脑知识库中搜寻相关内容,规划解题思路,拿起笔来进行计算,程序不会出错,锻炼着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应用能力。比如,有关“相遇问题”的教学,应该要求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特点,然后一边回忆“速度×时间=路程”的公式,一边活跃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快速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过程中,学生必须:(1)找出基本关系量;(2)讨论交流不同的看法;(3)思考哪些条件有用?解应用题分几步?学生成为真正主人,教师引导他们走向了更大成功,教学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课堂因此焕发了新的活力。

三、培养数学兴趣,让学生觉得有动力

兴趣是动力的源泉,要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在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能接近数学。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我们周围,我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数学。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许多人认为,学那么多数学有什么用?日常生活中根本用不到。事实上,数学的应用充斥在生活的每个角落。以往的教材是和生活实践是脱节的,新教材在这方面有了很大改进,这也是向数学应用迈出的一大步,比如线性规划问题就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个应用。教学中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和魅力,从而热爱数学。引入数学实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直观。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包括探索、发现在内的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使其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

四、培养数学思维、提高数形转化能力

打破思维的局限性,在日常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避免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固化的思维模式。在解题过程中,对于一种题型锻炼尝试探索多种解决方法,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和锻炼,避免知识传递过度的程序化、僵硬化。对于一个知识点的掌控要尝试关联性教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控和运用能力。

数形转化是数学学习过程中较为重要的能力,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适时建立模型,让问题更具直观性,进而更加简单快速的加以解决。例如:甲、乙两地的路程是630千米,客车从甲地开出2小时后,火车从乙地相向开出,已知客车每小时行驶6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火车开出几小时后与客车相遇?这类问题往往使人混淆题目中给出的条件,不够直观,这种时候运用画图的方式,将已知的信息用轴线形式表现出来就会一目了然。同理,对于一些几何问题,对于其等量的变换转化成寻找已知量和未知量的方式来解决也更加具有逻辑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此类问题应该加以分析,以便提高学生的数形转化能力。

总之,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该科学运用应用题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简化题意,要求学生准确掌握解题技巧,如注重素材的积累、认真阅读题目、善于归纳等。应用题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关键。教师实施有效的引导策略,传授学生更多的实用技巧,能够改善弊端现状,可以优化教学效果。学生理解了解应用题的好处,养成了自主探究的习惯,努力奋斗后就会成为高素质、全能型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