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如何开展

2019-01-13林蓉

魅力中国 2019年52期

林蓉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心湖小学,江西 抚州 344800)

中国的古诗词培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意义深远,是我国文化遗产的瑰宝。我国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若想提升學生的阅读水平及语言表达水平,同时对学生的修养、素质进行有效的陶冶,就要通过古诗词的阅读方面去体会古诗词的语言魅力,达到各方面提升的效果。这种做法让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看到古诗词教育的深远影响。

一、合理联想,深入理解

古诗词之所以十分美妙,是因为其运用了精炼的语言而达到了生动的意向,营造出作者当时的氛围,让读者进入遐想之中。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于古诗词意境的重现,加深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在教学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时,这是一首著名的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词,作者从侧面描写了春天的景色。这里的“小扣柴扉久不开”,给学生制造了想象的空间,为什么敲不开门呢?教师可以让学生设想一下,诗人敲不开门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开始积极探索这个原因,是外出了呢?还是在院子里干活没听到敲门声呢?这样一来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为什么只看到一枝红杏?院子里还有什么景色?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历,逐一想象院子里的景色:生长茂盛的蔬菜,开满鲜花的果树,还有一群群的蜜蜂在采蜜,花间还有蜻蜓和蝴蝶的身影,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这是“一枝红杏出墙来”引发的思考,由点想到面,由一只杏花想到了院子里看不到的满园春色。在这样的想象过程中,一方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在交流的过程中,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二、古诗词教学要以读为本

在语文教学方法中,诵读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诵读对促进学生的理解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也常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就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诵读,做到以读为本,这也是新课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对于古诗词来说,由于学生对于古文并不了解,很多古诗词中的一些表达与我们现代的表达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别,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靠教师对诗词的逐句讲解,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只有更多的借助读,学生通过反复地读来更好地体会古诗词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对其内容进行理解。在读古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对诗句中的生字、朗读中需要停顿的地方进行讲解,同时,教师也要对古诗词进行声情并茂的范读,使得学生对诗词上所要表达的情感有一个初步的体会。在教师进行朗读示范后,让学生自己熟读古诗,在朗读过程中要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要读出感情,在朗读中去体会古诗词的语言美、节奏美,从而更好地去体会古诗词中所体现的意境美。在古诗词教学中,朗读在体现出学生的学习地位的同时,也使得其教学效果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三、运用情境教学,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

每一首古诗词,都是诗人、作词者在特殊时代、特殊环境的感悟,具有特别的意义。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在引导学生有感情的吟诵后,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去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境,使学生有效的感受诗中的意境美。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作者及背景:介绍作者生活的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去想象。运用直观法创设情境:在古诗教学中往往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和音乐等辅助手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拉近学生与诗词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切实的感悟诗之述,诗之意,诗之美。

四、在实际生活中强化诗词的运用

我在给学生讲授《赠汪伦》这首诗的时候讲到李白用桃花潭水来比拟他与汪伦友情的深厚程度,通过讲解我引导学生去体会李白那时的心境。学生通过学习,将诗里面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学生们跃跃欲试,将友情、亲情进行相应的描述。有一位学生学以致用的写到“李军乘车将欲行,忽闻身后送别声”,还有同学写到“高速公路千万里,不及李静送我情”,等等。在对《忆江南》这首诗的学习过后,学生更是乐于进行改编改写。有位同学写道:“家乡好,蔬果旧如今。家乡苹果红似火,家乡牛肉美人间。岂不忆家乡?”等等。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分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诗词的创新创作进行自己思想的添加来熟练掌握诗词的含义而不是单纯的接收学习内容。

中国的古诗词都来源于诗人的真实生活,能够体现诗人当时的真实感情。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古诗词的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充满欲望。在教学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时,这是一篇描写诗人回故乡的情景的诗。可以联系生活中的具体实例,理解诗词的写作佳境。“少小离家老大回”,什么是少小、什么是老大?學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具体理解这句诗,儿童或者更大一点的时候离开了家乡,是什么原因促使离开家乡的?为什么回来?回来做什么?如今回来的情形又是什么样?当年的小孩在今天的小孩子眼里是什么形象?村里的孩子怎样和诗人打招呼的?说明了什么?乡音和鬓毛都说明了什么?这样激发学生对生活经历的回顾,回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重拾生活的精彩片段,更好地感悟诗词意境。在学生的学习道路上,小学是一个关键的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尤其对于古诗词教学来说,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直接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得学生的小学语文成绩得到提升。

搞好小學语文古诗词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是教师教学的需要,更是我国灿烂文化有效传承、发展的需要。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使学生在有效的教育中提高认识,培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