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视域下党校教师教学探讨
2019-01-13马俊红
马俊红
(开封市委党校,河南 开封 475000)
众所周知,党校教师担负的教学重任很大,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党员干部培养的优与差。在工匠精神视域下,党校教师应充分认知工匠精神渗透教学重要性,并积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教学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去有意识的提高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态度,要引导党员干部对党的绝对忠诚,坚定不移的坚守正确信仰,在思想上与党保持一致,发挥工匠精神更好服务社会、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
一、工匠精神概述
(一)什么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包含的精神种类很多,是融合众多精神内容于一体的总称,如精益求精精神、实事求是精神、科学创新精神等等,这些精神囊括了我国人民的良好精神面貌和做事态度,是一种值得被倡导和弘扬的精神,除了精神涵义,它还包含严谨、专注、敬业等内容,旨在引导人们更一心一意的做好工作。随着社会进步、国家强生,这种精神得到广泛关注,国家鼓励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积极贯彻这种精神,并将它体现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承担起社会责任,更好构建良好、和谐社会环境。在物质横流的今天,我们更应推崇工匠精神,将它作为一种职业信仰,使得党员干部可以更好的开展工作、服务社会,当然,这离不开党校教师的努力,离不开教学的帮扶。
(二)工匠精神在党校教学中的意义
工匠精神在党校教学中的意义是重大的,是顺应时代发展和国家需求的,在价值观多元化、物质生活多样化的背景下,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与行为模式都应做到相应提高,而工匠精神作为一种正确思想、正确行为准则,就更有必要去弘扬和渗透,进而成为党员干部进步的精神动力。除此之外,工匠精神在党校教学中的渗透是能满足党员干部学习需求的,它能让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和立体,让课堂更具个性化、人情味,只有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党员干部才能更好传承传统文化。
二、工匠精神视域下党校教师教学策略
(一)党校教师以身作则,起好榜样作用
作为党员干部的直接引领人,党校教师更应以身作则,起好榜样作用,应不断学习、不断追求,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学员学习,不断提升自我精神境界,不断提升教学资本,秉持着谦虚的内心,不断汲取先进创新理念,用不同的视角全面看待问题,与时俱进,跟得上时代发展,用学习的态度影响党员干部;除此之外,党校教师还应认知自身教学重任,承担起肩上的责任,一丝不苟的展开教学、严谨的做事,在做事过程中又保持开放态度,不断培养自身创新精神和专注严谨态度,给党员干部带去积极影响;最后,党校教师还应有耐心的做好每一件小事,有信心的出色完成各项任务,不好高骛远、不满口大话,切实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做出成绩、做好榜样,为教学付出心血与精力,让平凡的人发挥不平凡的教学功效,让党员干部可以向党校教师看齐,并将党校教师作为向前进步的目标和参照,切实在教学中发挥榜样作用,更好的贯彻工匠精神。
(二)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
工匠精神想要融入教学中,就必须在教学方法上、教学模式上做出调整,教学围绕教材本身展开,而工匠精神的灌输也不能脱离教学本质,不断采用创新办法,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近教学要求与工匠精神层面,充分结合党员干部的实际情况,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构建多元化教学课堂。
(三)利用科技手段实现个性化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各类高科技手段被应用到了教学中,同样这些技术手段也可以在党校教学中发挥良好功效。党校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技术,向党员干部展示教材内容,并在教材内容展示快完成之时,可以拓展一些工匠精神方面的内容展示,形式多样,可以是PPT形式、可以是影视资料、还可以是纪录片等等,让党员干部可以接受形象的教学资源,更好的感知教学内容与工匠精神的交织,更能体会自身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从而不断鞭策自己向优秀党员前辈看齐,不断鞭策自己成为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做到身心共同成长,在个性化的教学中促进党员干部的健康成长。
(四)展开教学测评,巩固教学成效
在新时代的新课堂,党校教师不应遵循以往的单一教学模式,可以在课堂快要结束的十几分钟内开展教学测评,也可以说是教学评价,让党员干部对自身、多教学展开评价工作,加深与党校教师的互动和交流,并在党校教师的总结与评述中巩固学到的体系知识和工匠精神思考,同时也让党校教师及时看清教学成效,看清党员干部培养成效,可以为下一堂课的开展做好参照,能有效提高课堂质量和工匠精神渗透效率。党校教师应及时改善教学态度,和党员干部打成一片,在不断的加深了解中制定出符合党员干部提升策略,切实在教学策略中融入工匠精神,有针对性的对党员干部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不失为一种巩固教学成效的办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工匠精神视域下,党校教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不断与党的发展相结合,不断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并在党校教师的努力下,积极将教学与工匠精神相结合,在课堂上进行精神指引和态度传达,让党员干部可以汲取正能量,确保党员干部可以在工匠精神的熏陶下快速进步、快速成长,为日后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群众做好铺垫和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