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模式的策略
2019-01-13李四名
李四名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谢家滩余畈小学,江西 上饶 333113)
引言:在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中,教师带领小学生进行教材阅读,只注重学生对于阅读知识的记忆与背诵,学生对某一些句子的含义不求甚解,并对教师所说的文章中的情感缺乏思考。而群文阅读可以带领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在各类的文章阅读过程中进行发现,不断的探索,以此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与语文学科素养。
一、在小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就是教师只注重课堂教材中课文的讲解,仅仅是对那一篇文章进行教学,将文章中作者的主题思想硬加给学生背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直跟着教师的思路,没有对文章进行主动发现与思考。而小学生的自主意识也相对较弱,很少对教师提出质疑与想法。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提高更无从谈起。而在群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选取几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文章,其课文内容与主题思想都具有一定的联系,教师通过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的方式,有效的引导学生对不同文章进行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在此之后,教师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与帮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独立阅读的能力。
(二)提升学生的阅读量与阅读速度
随着如今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小学生的选择能力与自制能力较差,由于各个信息平台中的有趣的视频与信息在很大的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对书籍、文章的兴趣越来越低。学生对于经典作品等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阅读量非常的少,而且在进行阅读的时候不能专心致志,其阅读速度也非常的慢。在如今信息不断发展的时代,想要获取更多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就需要提高阅读速度与阅读量。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为了能够让小学生对文章的内容与思想理解的更全面、更透彻,会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放慢教学速度,并对文章中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会在无形中使得学生学习教师的分析方式,分析的更加详细且阅读速度也会变得缓慢。这并不利于小学生的阅读发展,对于小学生的阅读教学要求中,并没有提及小学生需要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所以在没有这样的要求背景之下,教师应该更注重于提高小学生的阅读量与阅读速度。只有在小学时期打好阅读的基础,才能够为学生今后的阅读发展提供更为广泛的阅读学习素材。群文阅读能够让学生提升自身的阅读速度、增加阅读量,而且,其阅读的文章与课文内容互有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也达到了让小学生理解教材文章的感情的目的。
(三)加强小学生的阅读方式与能力
在群文阅读当中具有三种阅读方式,包括单篇、多篇和整本的阅读方式。三种不同类型的阅读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技巧,又能够使得学生学习更多的阅读方法,以促进学生未来的阅读学习与发展。其次,现代教学强调人本主义理念,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以学生为主体,群文阅读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学生自主能力发展的作用,能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使得阅读能力有效地提升,并使学生在不断思考与探究的过程中,掌握多样的阅读方式,为学生之后的语文学习夯实了基础。
二、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根据教材内容选取合适的文章
群文阅读要求教师要为小学生选择一些与所学教材内容相关的文章,这样才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而且,小学教材当中的选文基本上都是比较经典且通俗易懂的文学作品,选取与这些内容相关联的文章,也都是与之相同的较为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使小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阅读到更多的优秀作品,有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与思维拓展。
(二)按照文章的不同结构层次科学计划
小学生的结构能力与知识强度都不够,所以教师在选取课外阅读文章时 一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一定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不能将一大堆文章硬塞给学生,这样会使得学生在大量的文章面前感到无所适从。小学生的的结构能力与知识强度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文章的选择与理解。教师可以按照文章的结构对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阅读引导,也可以按照文章内容进行由易到难的引导。其次,在进行阅读的方法上也可以采取从个人到小组,从独立到合作的阅读方法,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只有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才能认真地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阅读作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引导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适应他们年龄与心理的阅读素材,帮助小学生树立一定的阅读目标与方向。教师可以在每一天的课堂结束时就给学生布置一篇课外短文的阅读,在第二天随机点名某位学生起来,用课前三分钟讲一讲自己对短文的感受,对于讲的好的学生可以采取一定的奖励。这样能够激发小学生的阅读热情与好胜心,既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够在每天一篇的阅读过程中养成习惯。
(四)根据阅读课文进行问题情景创设
让小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一定要给他们树立一定的阅读方向,才能够使小学生有目标的进行阅读 从而更好地完成阅读任务,提高阅读效率。教师可以根据不知道阅读课文进行一定的问题情景创设,例如通过阅读找出该文章与所学文章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如果你是这篇文章的作者,你再遇到文中的情景时会怎么处理;通过这篇文章你有学到了些什么?通过这些普通的问题,就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与阅读效率。
结束语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引导小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书籍阅读,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探索并思考,才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对他们的个人发展也就重要的意义,进而发展中华民族的精神。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提高阅读学习热情与阅读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