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2019-01-13张运华
张运华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第五中学,江西 赣州 342400)
对于思维认知水平与思想道德素质都处于形成阶段的初中学生而言,包含着丰富时代社会信息且与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种种事件联系紧密的政治学科无疑扮演着“灯塔”的角色。初中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政治学科在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奠基性作用,积极探索初中政治教学改革创新的思路与途径,在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帮助学生提升自我、了解形势,成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并有利于社会建设的人才。
一、重视教材的基础性作用
初中政治教学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联结紧密,但同时作为一门学科,初中政治教材的基础性作用不容忽视。近年来受素质教育推行的影响,教师对提高课堂趣味性的重视也越来越明显,以至于部分教师为淡化政治教学的“枯燥乏味”而刻意降低教材在政治教学中的比重,这显然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式的教学方法,暂且不论是否能够有效提高课堂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单单忽略教材教学这一点就会直接导致教学效率降低、教学质量下滑的后果,极不可取。初中政治教师有必要熟悉、乃至精通教材内容,这不仅是课堂教学以及进行教学设计的要求,更是将教材知识融会贯通、提高政治整体教学效率的需要。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材内容也会构成政治课堂的基本逻辑与主要脉络。例如在教学《揭开情绪的面纱》一课时,课堂教学就可以基本遵循教材组织的逻辑顺序,首先引导正值青春期的学生结合经验感知自己理解的“情绪”,再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呈现不同形式、不同情境下的种种情绪,并且引导学生探索情绪的来源、表现与影响,促使学生认识到情绪的可控性与重要意义,接着向学生教授情绪管理、调节的方法,推动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情绪管理,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与人际交往关系。像这样以教材逻辑为基本脉络并根据教材知识填充教学内容,辅以教师预先的教学设计与课堂组织,不仅能够有效的完成课程内容的教学,而且逻辑清晰、娓娓道来,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认识,从而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二、在教学中强化政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并且有助于学生提高对知识的重视,这一方法同样适用于初中政治教学。在初中政治课堂上,教师有必要尽可能地将课堂内容、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加强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视。并且由于初中政治教材与当今时代潮流、国内外形势都有一定联系,教师在展开教学时有必要为学生普及相关时事知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理解教学内容。初中政治与生活实际主要有两处交汇,一是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历程,二是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不同的交汇点需要教师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在教学《绽放生命之花》一课时,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思考并基本讲解阐释生命的意义、价值、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以及生命与生命之间是否平等、有无高低贵贱之分等问题后,可以引导学生由广义上的生命推及自身个体的生命,结合课程内容促使学生形成对“生命”这一名词的个性化理解感悟。而在教学《建设美丽中国》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播放《辉煌中国》、《超级工程》一类纪录片,并结合我国放开“二胎”政策、设置“河长制”等与教材内容和实际生活都有紧密联系时事新闻,帮助学生理解当前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种种机遇与挑战。同时教师需要借此机会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推动学生形成健康思想、拥有健全人格。
三、充分发挥初中政治对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影响
初中阶段是学生由少年向青年过渡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思想、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政治学科的引领学生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方面的作用在这一阶段至关重要,初中政治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也对政治学科塑造学生健康健全人格提出了要求。基于对这些问题的考虑,初中政治教材对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及价值观念塑造尤为关注,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课内外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明辨是非、以正确的价值观念看待世界。例如在教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课时,教师需要通过教材知识的传递与讲解,引导学生了解自航海大发现时代开启、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以来全球化浪潮不可回避这一时代趋势,也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当今世界在总体相对和平稳定的同时仍然存在着局部的冲突与摩擦,促使学生认识到和平稳定的宝贵价值与重要意义。在大致了解时代背景后,教师需要推动学生认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之于世界、之于中国的巨大积极意义,促使学生认识我国谋求互利共赢的基本理念与愿景,引领学生对我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形象形成正确的认识,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
结语:初中政治内涵丰富,不仅针对学生在初中阶段可能遇到的种种生活与学习上的问题做出了解析与指引,更详细地介绍了当今国内外的形势与时代潮流,对学生在成长中寻找“真我”、“本我”以及探寻人生发展的方向都有很大帮助。初中政治教师需要重视、并引导学生重视政治教学,而不只是将政治作为“副科”看待,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积极寻求将政治教学渗透到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途径,实现政治教学的根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