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2019-01-13李红雨

魅力中国 2019年28期
关键词:资助困难家庭

李红雨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关心人帮助人中教育人、引导人。这既是高校做好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强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意义

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推进精准资助,确保资助政策有效落实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我国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逐步完善,经费投入大幅增加,学生资助规模不断扩大,学生资助工作成效显著,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公平,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实现精准资助的前提,是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各地、各校要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作为加强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任务,切实把好事做好、实事办实。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中的问题

(一)申请材料的真实性问题

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主要依据学生提供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和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及其他证明材料。在申请材料中,学生提供的困难认定申请理由是其中重要的参考依据。而材料是否属实,单从学生提供的信息上很难核实。有的申请者,故意隐瞒家庭经济实际情况或夸大家庭贫困程度,故意在同学面前哭穷从而获得同学的同情。有的地方政府不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进行实地考察,缺乏全方位的细致了解,开具的困难证明材料在内容和格式上大同小异。而有的真正困难的同学,反而因为自尊心太强,不愿意让其他人知道自己家庭的困难状况,不去开具证明,失去获得资助的机会。

(二)认定工作周期过短的问题

高校贫困学生认定的基本程序为: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贫困证明材料→班主任对贫困学生进行调查→班级民主评议→负责资助工作的辅导员审核→学校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批等。当前不少高校为了及时上报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数据,不得不在每学期开学一个月内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对于大一新生,在一个月内相互之间的了解非常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成立评议小组进行评议,认定的结果也难免存在偏差。认定之后,因跟踪不足,也无法对认定结果进行调整。

(三)认定工作者的认真程度问题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普遍存在认定方式简单,认定标准单一等问题。有的高校虽然成立了认定工作小组,但是因为没有具体的操作规范流程支持,认定小组的工作不能做到有章可循,认定工作流于形式。有的辅导员班主任对认定工作不重视,只是走过场,有的辅导员班主任主观性强,不注重工作的规范,造成认定结果的偏差,从而导致资助力度的不同,资助的差别既破坏了公平,又伤害了学生,甚至可能会给一些学生留下心理上的阴影。究其根源在于对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三、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

(一)认定工作是高校学生资助的基础工作,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更权威、更有操作性的认定管理办法。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过程是开展诚信教育的良好时机。诚信能够塑造学生良好的信用品质。开展诚信教育,把诚信融入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信用水平。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将家庭经济困难认定与诚信等有机结合起来。

(二)基层民政部门出具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是高校经济困难认定的重要参考材料。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应该由最了解或最方便了解情况的当地政府职能部门进行核实和确认,并建立相应的档案。组建困难学生调查小组,定期实地考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状况,做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家庭经济情况

(三)适当延长困难认定工作周期。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可推迟相关奖助学金数据的上报时间,为各高校预留充足的时间开展困难认定工作,从而提高困难认定的准确率。

(四)资助工作是一项传递关爱的工作,它应该是师生之间心灵的交流,是帮助学生心理成长的过程,还应该包含了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关爱。困难认定工作要求教师既有爱心,又有理性,还要坚持原则,实事求是,还要讲究工作艺术。高校资助部门有计划的对资助工作者进行相关的知识培训,同时资助工作者自觉地加强自身的修养,积累经验,提升自身的工作水平。

四、结语

高校资助政策体系的有效落实是党和政府不让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失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是实现教育公平、帮扶经济困难家庭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是资助工作的基础和重中之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科学认定,有利于高校对困难学生进行有效资助,促进学生享受公平教育机会。高校在认定工作中,要更加细致和透明,加强政策和规则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促进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更加科学规范。使各项资助资源真正帮助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安心学习、圆满就业、成人成才。

猜你喜欢

资助困难家庭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家庭“煮”夫
选择困难症
恋练有词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