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无小事,便血要重视

2019-01-13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胃肠外科沈超

保健医苑 2019年6期
关键词:大肠癌病史痔疮

◎文/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胃肠外科 沈超

老张今天早上吓坏了,一大早上完厕所,低头一看,便池里都是血。还没来得及请假,就匆匆忙忙奔向医院去看医生了。医生仔细询问了病情,还做了让人紧张的肛门指诊,抽了血,开了CT、核磁,最后告诉他是内痔,开了一些药让回家慢慢调养,以后注意定期复查。

这是生活中很熟悉的一幕,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困扰:最近大便总是不正常,干燥便秘,有时候还有便血。

便血是重要的疾病信号

与老张的重视相反,很多人遇到便血时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实在严重的话,随便从药店里买点痔疮膏抹一抹,等症状缓解就不管它了。

实际上,便血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重要预警信号之一。有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便血,大体上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良性疾病,包括痔疮、肛裂、炎性肠病等,而痔是其中最常见的。

第二类则是结肠癌、直肠癌等恶性肿瘤,其中直肠癌是最常见的。

便血了,如何区别痔疮与大肠癌

经常有人把大肠癌导致的便血,理所当然地认为是上火了,或者痔疮犯了,自己随便用点药就行,而不去就医,从而延误了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时机。

直肠癌的表现有很多:排便习惯改变(便秘、排便频繁甚至腹泻),大便性状改变(黏液便、大便变细、便血)等。便血是最容易被人发现的。

既然都是便血,那怎么区别是痔疮还是大肠癌呢?

首先看颜色。

痔大多是因肛门周围的静脉血管团曲张导致,在排便用力时,肛门括约肌收缩,挤压曲张的静脉血管破裂,导致滴血,严重的甚至喷血,大多是鲜红色血。

而直肠癌便血是多为肿瘤的自发性出血,或由于大便反复摩擦脆弱的肿瘤表面导致的出血。同时,大肠距离肛门较远,所以肿瘤的出血一般是混在大便中,呈暗红色。还有一部分患者在肿瘤破溃出血后,在有菌的肠道内会继发感染,肿瘤内部坏死,产生的黏性分泌物会增多,也会留在大便表面。

其次看大便和血的关系。

痔疮患者在大便后,肛门括约肌反射性收缩,再次滴血。痔疮患者的血是和大便是分开排出的,医学上称之为便血分离。

而大肠癌的患者,血多与大便混在一起。

大家现在明白了吧?痔便血的特点是:鲜红色血,便血分离。直肠癌便血的特点是:暗红色黏液血便,便血混合。

哪些患者要高度警惕大肠癌

由于国人的遗传特质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目前直肠癌发病率较结肠癌高,甚至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

我们必须重视便血、大便不成形、大便习惯突然改变等一些不起眼的症状,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是痔疮。

有了以上症状,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接受直肠指诊和结肠镜检查。肠镜是最重要、最直接的检查手段,能在直视下发现结直肠的微小病变。

特别是40岁以上的人,如果同时合并以下情况,需高度警惕大肠癌的可能,及时就诊:

①大便潜血阳性。

②有黏液血便、慢性便秘、慢性腹泻病史等。

③有肠息肉、腺瘤或相关癌症病史。

④直系亲属(父母、兄弟姐妹)有结、直肠癌病史。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结直肠癌预后的重要因素。大肠癌如果接受了早期诊断和治疗,治疗效果比较可观。有数据显示,早期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90%,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约为70%,伴随远处转移的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12%。

总之,生命无小事,便血要重视。便血是身体善意的提醒,千万不要忽视它,一旦出现,及时就医,让专业的医生为您排除潜在的风险,不要用生命去作赌注。

猜你喜欢

大肠癌病史痔疮
超声造影与MRI增强扫描对不确定性盆腔肿块良恶性判断的比较研究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对比
中西医护理技术预防痔疮术后便秘的研究
关于痔疮防治的科普知识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痔疮与痔病是两个概念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第十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高峰论坛暨第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肝转移多学科和分子靶向论坛暨第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微创论坛邀请函
超声评分联合病史预测凶险型前置胎盘凶险程度的价值
miRNA与大肠癌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