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社会变迁看唐家渡舞龙的发展

2019-01-13赵杰余利斌郑丽莎

魅力中国 2019年28期
关键词:舞龙文化发展

赵杰 余利斌 郑丽莎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黄冈师范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一、唐家渡舞龙的流变

龙文化来源于历史时期的图腾,舞龙俗称玩龙灯,是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首先选择舞龙来活跃气氛,也是团结邻里的最佳活动。舞龙动作是指龙灯跟着绣球或者龙珠行走,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灵活姿势,展现龙的生机、威猛。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成为全国各地传统的一种民俗活动。华夏大地一隅的鄂东地区,自然也处处烙有龙文化的痕迹,其龙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有着久远的历史和自身独特的地域特色。这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鄂东舞龙。唐家渡舞龙是鄂东舞龙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颗璀璨明珠。

唐家渡舞龙的流变,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一)兴起时期

唐家渡舞龙会长唐启斌,讲解舞龙奉圣的历史渊源:“据唐氏宗谱首卷四记载,相传在清朝嘉庆年间,唐家渡口一带(原名周家渡口)流传有“癸亥猪年闰二月,农民有苦无处说,瘟疫流行旱魔凶,尸横遍野天地黑”的民谣。当时这个残酷无法抗拒的疫、旱两劫,夺走了无数民众的生命,百姓叫苦不迭,可又无可奈何!”灾民唐士传,聚众议定:请僧人设醮,祈祷于天,醮毕。一天子夜,唐士传梦见五色活龙,足踏祥云,奔向我地,其旁立有鹤发童颜仙翁,手捧黄色圣旨,宣称吾乃太白金星,奉玉帝圣旨,驾临尔区,降雨收疫,祛灾赐福。次晨,风雷大作,喜雨连续降了两天,灾祸突减。是年灾区秋果累累,收成大幅改观,人民也灿出了笑容。于是,在甲子年春二月,以金、木、水、火、土五种颜色,备制白龙、黄龙、红龙、金龙、乌龙,名为“五龙奉圣”。唐家渡舞龙由此发端开来。

(二)繁荣时期

清朝时期,大力发展封建经济,重农抑商。勤于稼穑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祈祷丰收,祈求平安,成为庄稼人的依盼。祭神可以带来新的希望,祭祀神龙可以带来新的依托,这种认知下,点燃了唐家渡舞龙文化的发展,在每年春节,“五龙奉圣”就活跃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舞龙行列中,尤其是在当年谷物收成好的时候,村民开会规划舞龙活动,逐渐制定完整的流程,以及辅佐的内部规章制度,在正常丰收年景下,春节则“五龙奉圣“就活跃起来了。

(三)衰落时期

清代以后,中国的大门列强侵华所被迫打开,国家动荡,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发生改变,人们对祭祀神灵的意识也不在是往年的热切期盼,唐家渡舞龙从一个鼎盛时期默默落入衰弱的行列中,舞龙活动的意义也仅仅局限于祭祀,祈求平安,临里相近,当西方文化的自由解放的充斥,与蒙昧的传统文化必然会冲撞出的思想火花,唐家渡族人固见的思想开始动摇,舞龙活动的花费的时间变少,青壮年四处奔走,寻找比农作更加有经济效益的工作来代替世世代代依赖的农耕。实地考察时,位于唐家渡渡口,长江堤上的祭祀地点已经消失不见,成为一个私营的水泥厂,曾严肃的祭祀神地成为当地经济获利的出租地。

(四)复兴时期

国务院于1985年,1月1日颁发的《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中表明。农村经济基础快速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在原来退居二线的唐姓干部的推动下,唐渡唐氏又恢复了“五龙奉圣”灯会。“五龙奉圣”灯会的组织形式,仍然沿袭解放前的一些作法。唐家渡大队书记唐应功、民兵连长唐必远、国家教师唐应昆为灯会负责人。在三个人的协同完成下,使灯会在1985年发展到一个复兴时期,深受到当地村民和周围居民的欢迎,每位村民自愿为每年龙灯组织活动捐钱3元。唐氏“五龙奉圣”灯会恢复后,被广泛邀请到周边各村和黄州城内进行舞龙祈福。

二、唐家渡舞龙的发展现状

“一带一路”的发展,既加速了文化的传播速度,各国文化相互交融,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外来文化的充斥,经济生活的压力。给唐家渡舞龙传承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唐家渡舞龙的现状表现以下三个方面:

(一)盛大舞龙仪式举办意义片面

繁琐的流程,大人流量的参与,主要目的只是祭祀和娱乐性能,并不担负家族整治的作用,大大减小了该活动的作用。

(二)面临承袭危机

经济发展,人口大多向城市迁移,一些舞龙过程的技术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才能达到较高的质量,比如舞龙过程中的即兴喝彩词,青年人大多不愿意花时间花精力来承袭。更愿意把事情投入于新鲜的事务中去。舞龙在繁盛时期70余只灯脚需要70余人协作完成,唐家渡人不愿意非唐家渡人参与到其中,而且仅有青壮年才有拿灯把的权利,世代传袭的重要特征减弱,唐家渡舞龙以往仅限于本族人传承,绝不外传,世代传承变成民俗文化中心问题。

(三)民众关注度渐趋降低,人少被关注度自然减少

三、社会变迁视域下唐家渡舞龙的发展对策

为促进唐家渡舞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顺应社会变迁,潮流变化,应采取如下的三个对策:

(一)响应“长江经济带”战略

唐家渡坐落于中原地区长江以北,紧靠长江沿岸唐家渡码头,新形势下,要正确的把握唐家渡舞龙文化的整体发展方向,和重点突破传承断层的薄弱环节,注重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保护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强改革创新、战略统筹、规划引导,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唐家渡村落经济高质量发展,带动舞龙文化求新发展。将唐家渡舞龙作为一张闪亮名牌,全民体制反应国家综合实力,以舞龙运动作为黄州一些企业,公司,学校的运动竞赛项目,进一步选拔和培养舞龙教练员和裁判员,建立考评制度。主管部门应加强培训工作,每年都应举办培训班,以提升现有教练员和裁判员的水平。加强舞龙集训队的训练及管理工作。进行赛事改革,进行舞龙比赛项目的创新,增设团体赛和青少年赛。加强对青少年的培训工作,把舞龙运动引入大学、中小学课堂。全民身体素质与经济效率成正比。

(二)响应“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要在充分发掘和保护唐家渡舞龙历史遗迹的基础上,对唐家渡传统文化保持较为完整并且具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村落进行整体性保护,针对龙灯的外形、高度、风格以及材料等等,建立完整、全面的数据、资料库,作为传承的物质载体,地方政府应该给予唐家渡农民高度的重视与肯定,为唐氏族人在农村有工作、就业的机会提供经济和政策上的支持与保障,让他们成为自力更生的现代农业经营者,大力培养唐家渡村以及周边村落青年中立志于农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志愿者,让他们有时间和精力将传统舞龙文化保护和传承下去。

(三)响应“一带一路”战略

“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舞龙运动诞生于中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舞龙、龙舟、风筝运动及其文化理应为全世界人民所共享。国际化与全球化为各种文化的交流和对话创造了条件,更为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应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胸怀,将唐家渡舞龙积极融入到各类体育项目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尽可能为传承人提供“走出国门、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机会,才能更有利于这些鲜活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永远活在我们的身边。主动走“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国际化道路,才能活出唐家渡舞龙特有风采。进一步加强对舞龙运动的宣传,帮助广大群众树立和强化正确的舞龙价值观念,同时加强对舞龙运动特点和作用方面的宣传,多介绍情况,增进了解。主管部门进一步做好协调工作和科学管理。开拓各种渠道,广泛筹集资金,促进舞龙运动的发展,扩大与国际、国内的合作交流。

四、结语

当今社会,以适应展演的需要的创新成为当代民族艺术的生存机制,从而改变了它生成地方“传统”的路径、方式和特质。作为唐家渡族人,他们不单纯是时代发展的接受者,同时也担负着回应者、改变者、创造者的角色。由国家带领指导,政策支持,并与当代的经济和旅游业相结合,走进当地校园文化,追逐时代创新的脚步等等现实的政策,为唐家渡舞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舞龙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舞龙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秋舞龙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