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策略

2019-01-13佘长楼

魅力中国 2019年28期
关键词:二氧化碳化学实验

佘长楼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鲁布革民族中学,云南 曲靖 655802)

初中化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创造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学课程在重视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学生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从而轻松学好化学知识内容。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好引领作用,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化学课堂教学中去,为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化学教学遇到的问题

(一)学生的畏难心理

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在学习前期需要学生掌握系统基础理论知识,然而其理论知识逻辑严谨、知识量大、概念抽象,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很多公式、原理难以记忆,在一定程度上会挫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在之后的化学学习中厌恶学习,更别提对化学课产生积极性。

(二)教师配置不足

据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很多学校的专业化学老师数量不足,尤其是偏远地区及农村初中,出现了一名化学教师跨学科、跨年级上课的现象,出现了教师兼职实验员的现象。如此一来,化学教师的工作量加大,对教师的体力、精力、脑力、注意力都是非常严峻的考验,势必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无法根据每个班学生的学习特征设计教学,也无法照顾到大量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及时解答学生的困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也无法得到提升。与此同时,部门教师在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上还不够专业,无法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实验设施不齐全

化学教学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实践教学也非常的重要。化学实验就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许多初中学校的实验课设施不齐全,比如试管、酒精灯数量不够,乙醇等实验液体和物品不足,严重影响实验课的质量,也不能够保证实验课的安全性。另外,还存在部分设施陈旧和破损,部分实验物品过期,给实验课的进行造成很大的难度。

二、有效调动学生化学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一)以生为本,开展教学

在化学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第一关键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必须将课堂还给学生,在激发学生自主性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学习。这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实验意识、逻辑思维意识。过去的“一言堂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因此教师要以生为本开展教学,让学生自主地探究知识,消化知识。这要求教师:(1)给学生以自主性,允许学生假设、推理、想象。教师要让学生以主人公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根据化学知识提出疑问、进行知识解答以及推理想象。这样,学生才会在亲身体验与探究下形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2)关注学生,及时提供点拨与帮助。每一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问题。为了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化学知识的过程中要及时给学生点拨与帮助,让学生的诸多素养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提升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二)积极调节课堂的教学气氛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良好的教学气氛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应该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里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太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一直处于紧绷的知识接收状态,同时学生注意的稳定性是有时间限制的,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情景的创设可以有效缓和课堂教学的紧张气氛,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知识,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三)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展现化学魅力

正如教材绪言里所说“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化学的魅力是无穷的。然而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对于未知的一切都是充满好奇的,由化学原理引起的奇特现象更是能够吸引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因此,要想有效地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利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持对化学知识的求知欲,从而在求知和探索中不断进步。多媒体教学就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其具有直观性、多样性和趣味性。通过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直观地将化学的魅力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仅能够消除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的枯燥乏味感,还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激发学生探知化学的兴趣。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就更应该学会利用多媒体设备,收集关于化学的有趣信息,将化学的魅力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到化学的作用,从而真正地喜欢化学,积极地学习化学知识。

(四)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生活化教学是指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以此来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初中化学教学内容包括了化学基本知识、化学方程式、化学实验现象等内容,既有理论知识也有实验现象,对于初步接触化学科学的初中生来说不容易理解掌握。如果教师借助日常生活所存在的现象对教学内容加以解释,能够使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原理,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记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生活中的趣味原理,在生活中巩固所学知识,激起对学习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深入学习,使得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以“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课的教学为例,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不可燃、不助燃的气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在讲解“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灭火器加以解释。灭火器有很多种类,其中有一类是二氧化碳灭火器,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请同学们根据刚刚学习的二氧化碳性质,思考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是什么?”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之后,教师将学生的回答加以总结“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可以灭火,同时密度比空气大,在喷出时可以将空气挤到上方,二氧化碳下沉,隔离了火源与氧气的接触,从而达到灭火的作用。”这样,借助生活中的物品解释化学知识,能加深学生的理解,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化学知识,还拓展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也对学生进行了安全防范教育。

(五)培养学生的洞察能力

化学科学的大部分知识、原理、现象都来自于生活,发现者将其发现的内容加以研究,形成了今天我们所学习的化学科学。因此,化学科学的出现是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要侧重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善于发现世界、认识世界的能力,进而能够更好、更有效地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现象,思考其中含有的化学知识,将所学的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而提高初中生的化学成绩,也使学生真正掌握了化学知识,做到了我国提倡的素质教育。例如,在教学中可以教给学生有关化学原理的生活小窍门,让学生回到家中观察父母在做某些事情时是否应用了化学原理。如,家中父母一般会用食用醋洗去水壶中的水垢,这是因为醋含有醋酸,会与水垢中的碳酸钙等碳酸盐发生反应,产生溶于水的矿物质和二氧化碳气体。又如,在农村人们下地窖的时候往往会手持一个点燃的蜡烛,当蜡烛熄灭时人们就不会继续下去。这是因为地窖中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氧气大,在氧气底部,当蜡烛熄灭说明已经接触到二氧化碳,人继续向下会有危险。可见生活中的小细节都充斥着化学知识,锻炼学生观察生活、善于思考,有利于学生对化学原理的深入掌握和理解,有利于学生的化学学习,丰富学生的化学知识储备量,让学生真正喜欢化学课程。

(六)营造问题情境,拓宽化学学习深度与广度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当前教育领域比较常见的教学方式,对于初中化学教学来说,在更新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可将问题情境创设看作是一种现代化的化学教学方式,在全面把握化学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以问题来实现化学课堂良性驱动,在整合资源并发掘情境素材的基础上,通过问题创设来对学生形成吸引,促使其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参与到化学学习活动中,令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化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在无形中得到强化,有效拓宽化学学习的深度与广度,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化学学习空间,促进学生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的不断强化,进而达到良好的化学教学效果。例如,为激发学生对于化学问题的探究欲望,教师可以火灾为例,提出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当火灾发生时,用什么工具灭火?”学生感到不以为然,并说:“用水和灭火器不是就可以灭火了吗?”当初步了解情况之后,教师再次提出问题:“一般情况下,灭火器的原理在于通过化学反应来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那么在二氧化碳环境下能点着火吗?”此时学生对这一问题感到很好奇,学生内心深处的矛盾被激发,这就有助于学生走入问题情境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到化学学习中,并在问题的驱动下对化学现象进行思考,拓宽了化学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七)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动手能力

化学实验能够很直观地体现化学原理,展现化学的独特魅力。因此,开展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教学将化学知识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动手、动脑、观察、思考、合作、总结等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化学实验危险性较大,如氢气的爆炸实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面粉的爆炸实验等,教师只能演示给学生看,不能让学生进行操作,但是学生能在观摩的过程中体验化学现象,加深化学知识印象,从而对化学知识产生更高的兴趣。例如,在进行证明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实验时,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方案。通过实验发现甲方案不能排除Ag+的干扰。这样,让学生在实验中对比思考其中的化学原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八)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

21世纪的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信息化时代,各种先进的网络多媒体技术层出不穷。为此,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其中。网络多媒体技术能够把传统的教学板书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把枯燥的文字内容转变为优美的图片、音频以及视频等等,极大的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化学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多媒体技术将一些复杂的化学知识内容简单化,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将静态的事物变得动态,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求知欲望,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其中。同时,化学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来给学生展示事物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对于化学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

(九)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5分钟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为此,化学教师还应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实现课内知识与课外实践的完美结合,进一步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平时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化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化学知识竞赛,让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充分感受化学的乐趣。再如,化学教师可以针对教学知识内容,让学生定期更新黑板报,让学生对自己学到的知识内容以黑板报的形式展现给其他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以外,化学教师还应该积极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毫无压力的沉浸其中,尽情感受化学的魅力。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趣的措施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得出只有激起学生对化学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满怀激情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围绕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化学知识特点,运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二氧化碳化学实验
扬眉吐气的二氧化碳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抓捕”二氧化碳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