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终身体育教育思想指导下小学体育教学的创新

2019-01-13刘运强

魅力中国 2019年28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意识小学生

刘运强

(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罗村中心小学,广东 佛山 528226)

在素质教育当中,体育教学属于主要科目之一,做好体育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意义重大。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很多小学过于重视考试科目的教学,忽略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导致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难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教学质量也普遍不高。因此,想要在终生体育教育思维指导下创新小学体育教学,还需要充分意识到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将终身体育观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实现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从而有效保证小学体育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一、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体育教学是小学重要学科,也是尊重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键,因此做好小学体育教学十分关键,但是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以下针对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小学生不具备成熟的安全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在这个阶段,学生本身思维能力均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自身安全意识不足[1]。而小学体育本身与其他科目不同,在进行体育活动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和准备工作,小学生在安全意识不足的情况,很容易忽视准备工作和热身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可能引发安全问题,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教师过于注重体育技能教学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很多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时候,过于注重体育技能的教学,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状态,导致很多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不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不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也不利于提升体育教学质量[2]。

(三)教师对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重视程度不足

体育锻炼对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意义重大,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并且在终身体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做好教学改革十分重要。但是当前很多小学体育教学没有充分意识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也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心理需求等影响,导致学生对体育锻炼兴趣不高,也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终身体育教育思想指导下创新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

小学阶段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小学生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小学阶段的学生各项思维能力均处于比较初级阶段,所以在小学教育中,除了理论知识的教学外,更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品质以及综合素质,从而更好的满足小学生成长发育的需求[3]。因此,终身体育教育思想指导下创新小学体育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意义,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生长发育的需求以及新课标要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从学生技能、思维、能力等多个方面入手,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同时,终身体育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小学体育教学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学质量也会随之提升,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发展,也能为锻炼和提升学生基础能力提供有效的保障,从而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三、终身体育教育思想指导下创新小学体育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创新教学理念,树立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传统教学理念当中,教师过于注重培养学生体育技能,忽略了学生心理需求,导致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4]。所以,在终身体育教育思想指导下,想要创新小学体育教学,还需要先创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引入更多先进教学理念,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并且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完成体育教学改革,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例如,教师需要以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作为基础,在日常教学当中,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坚持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并且将体育锻炼与学生日常生活融合,使其成为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终身体育教育观念指导下,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体育锻炼方案,并且将体育锻炼方案积极落实下去,以体育运动作为载体,有效锻炼学生的体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创新教学目标,设置符合终身体育教学思想的教学目标

在任何学科教学中,体育目标的设定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只有设置好教学目标,才能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更好的完成体育教学,保证体育教学质量[5]。所以在终身体育教学思想指导下想要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教师还需要注重创新教学目标。教师在优化教学目标的时候,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充分抓住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接触新鲜事物的的特性,将终身体育意识融入到教学目标当中,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设计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感受到乐趣,从而更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例如,在“跑步”教学当中,教师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可以包括培养学生耐力、让学生养成科学的跑步习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跑步技巧,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坚持有氧运动的重要性等。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游戏类的教学活动,将单一的跑步训练变得更加趣味化,学生参与积极性更高,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也会更高。

(三)创新教学方式,引入新型教学方法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

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也不符合小学生心理需求和体育锻炼需求,导致很多小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不高,难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6]。因此,在终身体育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还需要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引入更多新型教学方式,并且结合小学生心理需求差异,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锻炼方案,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锻炼计划。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学生体质和耐力都比较差,教师可以让学生每天早晨跑步400米,从而帮助学生养成晨跑的习惯。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而言,教师则可以将晨跑运动量提高到600米,并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性别差异等进行有效的调整,当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之后,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也会更高。此外,在开展体育教学时,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竞技性的游戏,改革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学生学习兴趣也会更高。

(四)创新评价方式,注重和重视每一位学生

在任何教学活动当中,教学评价都是十分重要的。传统教学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很容易打击学生参与自信心。所以,在终身体育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还需要注重创新评价方式,结合学生情况,引入更多新型的评价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和关怀,信任学生、重视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参与体育锻炼的信心,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例如,针对一些身体素质比较差的学生,教师的教学评价应该以鼓励为主,首先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比较缓和的运动,让学生参与,当学生有了进步之后,及时进行肯定和表扬,久而久之,学生能够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到成就感,学习信心更足,更会更愿意参与体育教学活动。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十分关键。因此,教师还需要在终身体育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注重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的创新,为学生创设更加生动有趣的体育课堂,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体育锻炼意识,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意识小学生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