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感悟技能策略探究

2019-01-13梁翠芳

魅力中国 2019年28期
关键词:瑞雪孔雀交流

梁翠芳

(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宣平堡小学,河北 张家口 076261)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懂得,“读”是“悟”的基础,“悟”是“读”的延伸与结果,语文教师只有将两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才能让学生得以自发地感悟。那么,如何有效提高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的感悟技能呢?笔者结合在万全区宣平堡小学从事农村语文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就感悟技能的提高策略谈几点体会。

一、想象思维促生感悟

(一)发挥想象

农村学生的长项是直观想象,充分让学生再现表象,发挥想象,并用语言描绘出来,可以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思维和语言。例如《骄傲的孔雀》一课,第一句就说:“孔雀很美丽,可是很骄傲。”孔雀怎样美丽?我让学生看着插图说话。学生说:“孔雀美在羽毛,它的尾巴特别美。”“孔雀展开尾巴,像一把五彩洒金的大扇子。”孔雀是美丽的,可是很骄傲。哪些地方看出它很骄傲?我让学生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从课文中找到表示骄傲的句子。学生找出:“只要谁长得漂亮,它就抖动羽毛,展开尾巴,炫耀自己的美丽。”“昂着头,挺着胸脯,拖着长长的尾巴”这样,把看图跟学习语言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了感悟的生成。

(二)利用插图

教学中的插图很受农村学生的喜爱,我们可以利用培养感悟技能的生成。如《雷雨》一课雨中、雨后景象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观察图画,想象当时情景,运用恰当的语句叙述雨中情景,就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雨前、雨后景色作了比较后,再启发学生说说课文中没有写到的景物。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前后联系发挥想象,说了这样一段话:雨过天晴,天空蓝蓝的,地上的小草像是铺上了一条碧绿的地毯,花苞上清水滴滴,花朵格外鲜艳,大树在雨水中洗了个澡,树叶绿油油的,小鸟在树枝上唱歌啦!雨后的景色多么美丽。

二、多样阅读伴生感悟

(一)轻读冥想

在学生轻声读课文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借自身的经验和课文内容来初步感知课文。如阅读《瑞雪》一文时,可以让学生一边轻声读课文,一边结合自身经历想像一个“漫山遍野,大雪纷飞,田野村庄,一片素裹”的画面,以促进学生对课文所表述的“北国雪景”的情境感悟。

(二)领悟情感

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仔细体味文中的语言情感,包括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作者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等。如《瑞雪》一课,可以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有关内容,在朗读中体味“小孩”、“大人”面对大雪的喜悦心情,以促进学生对“瑞雪丰年”的深层感悟。

(三)理解中心

每一篇文章都包含着作者的写作目的,即文章的中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默读思考中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使其读书有所收获。如《瑞雪》,在理解“瑞”字时,可以让学生边默读边思考:这场雪有什么特点?雪后的景色、人们的心情怎样?通过默读思考,使学生从中感悟到“雪大、景美、人更欢”这一“瑞”字的含义及由此而包含的文章的中心。

(四)品读技巧

教材所选的课文,大多出自名人之手,写作技巧各有千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细细品读的基础上,认真剖析课文的写作技巧,为自己所用。如:为了让学生领悟作者在炼字铸句上的技巧,在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州》时,可以让学生将“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改换成“吹”“过”“到”等字,再品读剖析,深刻领悟用“绿”字既显示出色彩,又把春风写得极具生命力,给人以强烈的动感,非常恰当。

三、生活积累促进感悟

教学实践证明,要提高小学生的悟性,日常生活的积累也很重要。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实践,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用生活的“活水”帮助理解,促进感悟。例如《雨中》一课教学,为让学生感悟到雨中所体现的高尚精神,教师可让学生联系生活中急需得到别人帮助时的神态、心情和得到别人帮助时的心情、感受等,来体验蹬三轮车的姑娘得到孩子和行人的冒雨帮助,及时捡起翻倒在马路上的一筐苹果所表现出来的神态、感受,以此感悟出放学的孩子和过路的行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境界。

四、合作交流加深感悟

(一)扩大感悟效应

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有结构、有层次的交流活动,及时组织学生展开灵活多样的交流,引导他们在合作交流中集思广益、相互补充,以扩大感悟的效应。例如《赤壁之战》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抓住诸葛亮神秘的“笑”这一关键点设计设问:课文写诸葛亮的话共有11处,只有一处有提示语,而且用了一个“笑”字,请同学们联系课文思考诸葛亮此时在“笑”谁?为什么而“笑”?以此来引导学生合作讨论,深入交流,感悟隐藏在全文中的深刻内涵和丰富的信息。

(二)动手实践感悟

在教学过程,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感觉到是以主人翁的姿态乐在其中,而自发式地参与感悟。比如《桂林山水》的教学,桂林山的特点是“奇、秀、险”:“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我们可以要求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把它们具体地介绍出来。这种解说词把“奇、秀、险”的特点具体化、形象化,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对课文语言的运用能力,使学生真正领悟到“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的具体表象。

(三)推进感悟深度

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多向交流,引导他们突破条条框框,展开理解上的辩论,多角度的思考,在自主、合作的讨论中,相互进行思维的碰撞,语言的交流,思路的拓展,灵感的激发,从而进一步感悟课文的情、景、人、物,使交流提效、感悟加深,从而实现“超文本”交流。例如给课文情节拓展延伸:请大家给《赤壁之战》黄盖怎样向周瑜献计一节加一段解说词,想像一下当时黄盖和周瑜的对话情境。这样大胆地跳出课文议课文,以促进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感悟,鼓励进行发散性思维,通过课内的交流,将学生引向课外的更深层次的探究,以确保学生进一步深化感悟。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阅读感悟作为一个创新思维过程,其思维活动必然会依赖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知识面。因此,扩大农村小学生的阅读面,注重语言积累,丰富阅读材料,就必然能有效提高感悟技能,最终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瑞雪孔雀交流
你真的认识孔雀吗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瑞雪迎春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插画
瑞雪逢吉年
孔雀1
孔雀
今冬第一场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