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019-01-13刘卓艺

魅力中国 2019年28期
关键词:美术能力教师

刘卓艺

(江西省上饶市第一中学,江西 上饶 334000)

引言:作为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审美能力在高中的美术鉴赏教学中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学生进行美术鉴赏学习的主要目的。因此如何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实现学生高度的审美能力,已然是新时期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所要探索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当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论指导缺乏科学性

结合当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教育理论指导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科学性的缺失。教师在教学中即使改变了教学理念,但往往脱离了系统教育培训下的科学理论指导,导致其教学方法一味的浮于理论的表面,与实际脱节。进而直接影响了美术教学的质量,使学生审美能力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

(二)学生的主体性位置遭到忽视

另一方面教师在美术鉴赏的教学过程中往往过多的呈现出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位置,导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大大减弱。一般情况下,教师将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了对知识内容的讲解,而学生只能坐在凳子上被动的接受着知识,没有机会进行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讨论与交流,甚至几乎都没有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这种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发挥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导致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低效率,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无法有效提高。

(三)教师对美术鉴赏及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高

在任何学科的教学中,或者是在学习某一项技能时,态度总归会决定一切。而在绝大多时候,高中美术教师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对美术鉴赏教学以及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不重视和忽视。具体表现在课堂的教学行为中,有的教师甚至自己将美术课程划分到高中学科中的“副科”位置上,从而在上课时也以一种敷衍、应付的态度进行教学,长期下来,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效果仍旧达不到一种理想的状态。

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

(一)重视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培养

任何教学的改革措施中,从思想认知层面中改变教学理念和态度是前提也是基础,只有重视起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以及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一切才会有所改变。首先,教师要密切关注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相关的教学改革方针和政策,以此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使之与时代紧紧相连,在新时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其次,教师需要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保持课堂纪律,严格要求自己以一种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进行教学,从而重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最后,教师要尝试走近学生,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在不同时期中不同的学习需求以及兴趣爱好所在。将其作为自己教学方案设计的依据和材料,使自己设计出来的教学方案适应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保证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进行美术鉴赏的学习。并时刻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自己教学的主要目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时刻刻有着丰富有趣的审美体验,推进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实效性发展。

(二)创新教学形式与方法

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每个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和改进的关键方法。所以教师需要创新教学形式与方法,以人美版高中美术教材中《培养审美的眼睛》为例,教师可以创设对话式的教学情境,在针对“什么是审美鉴赏”的问题时,教师可以与学生展开对话交流,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当讨论出一致答案和结果时,每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回答。或者教师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学,以人美版高中美术教材为例。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教学。比如在讲到徐悲鸿的《马》时,教师可以进一步讲解徐悲鸿创作这幅作品的背景:抗日战争正处于敌我力量相持阶段,日军想在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彻底打败中国,使国民党政府俯首称臣,故而他们倾尽全力屡次发动长沙会战,企图打通南北交通之咽喉重庆。二次会战中我方一度失利,长沙为日寇所占,正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办艺展募捐的徐悲鸿听闻国难当头,心急如焚。他连夜画出《奔马图》以抒发自己的忧国之情。通过这样一种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有效的进行知识的延伸,学生了解到的就会更多,从而有利于学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三)增添课堂教学的人文色彩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作品的表面,而要通过作品去引导学生了解每幅作品背后的故事与传达的思想意义,让人文色彩溢满整个美术教学课堂中。比如教师在讲到张萱的《捣练图》米勒的《拾穗》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出各个作品的意义。如张萱的《捣练图》是对生活的艺术的再现,是“艺术”之捣练,包含了精神层面的、“形而上”的人文追求。它像一面镜子,从妇女的表情和动态已经折射出那个时代的文化心理、思想状态,透过作品我们可以读出作者在辉煌盛世面前的忧患意识和对封建制度、礼教伦常的深刻批判,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文化价值。如米勒的《拾穗》描绘了农村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该画人物形象造得真实生动,笔法简洁,色调明快柔和,凝聚着米勒对农民生活的深刻感受,是现实主义艺术风格的典型代表作。

结束语:高中美术教学在推进新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下,高中美术教师应始终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发展,以实现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为终极目的。从美术鉴赏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去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进行丰富的审美体验,进而让所有学生拥有高度的审美能力,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

猜你喜欢

美术能力教师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创意美术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