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年,我为书痴狂……

2019-01-13台晓青

魅力中国 2019年28期
关键词:集子汪国真琼瑶

台晓青

(山东省高密市高密第三中学,山东 高密 261500)

办公室的门推开了,男孩子慢吞吞地走到我面前,略带羞涩地说:“老师,我考得不好。”说着,从背后递上了这次模拟考试的卷子,我拿过来,可不,阅读理解题根本就没读明白嘛,一塌糊涂,作文更不用说,干巴巴的,单薄极了,我很是诧异,快高考的学生了,语言怎么还是这么苍白乏力,单纯幼稚,他很紧张地看着老师,那么迫切地希望老师给他点评,给他指点迷津。我问他,平时除了学习都看些什么书,他笑了,摸摸头,“我不看书,我家里也没有书。”

我想起上次来的那个男生,也说过从不看什么书的话题。

无语。

各种遗憾,痛惜,可怜,可悲,可叹……

男孩子走后,我再也备不下课了,任由思绪飞……

小的时候,乡村里根本没什么书可读,学校里上课也从来不安排阅读课,也没有现在这么多的书店,各种各样的书都可以买得到,阅读,在那时在乡村,是个多么时髦的概念!但是我很庆幸,我有一个因为有点文化,而在村委里“上班”的父亲,从而可以揩点“公家的油”,父亲可以任意地把村委里的报纸拿回家去做墙纸。大约是是《农村日报》,《大众日报》之类的,现在记不清了,父亲拿回家,我们小孩子便拨拉着找好看的图、画,用自己有限的识字量读着上面的豆腐块,好奇求知的大门便是从这里打开了。印象中,总是出现那个扎着两个羊角辫的小女孩站在炕沿上踮着脚跟使劲地读着糊在墙上的报纸上的文字的画面,在她的面前,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

而现在,如果我愿意,我可以把整个世界捧在我的掌心。

小时候的玩伴有个姐姐,比我们大好几岁,她有一箱子的小说,侦探、言情、神话、武侠……没名没姓的作家的通俗的东西,在我,真是艳羡极了,没事就往她家跑,也做过替她跑腿干活的事用来换书看,最要命的是,她家有一条很厉害的大狗,见了人老是往人身上扑,一方面被这狗吓得要死,另一方面,又抵挡不住那一箱子书的诱惑,便没日没夜地呆在她家里,不知晨钟暮鼓,而回到家,又要挨母亲的责骂,因为她到处找我不到。

中学时候,港台小说风靡大陆。金庸、琼瑶、三毛、岑凯伦,校园里到处弥漫着金庸的侠、琼瑶的情,我们囫囵吞枣般地利用有限的课余时间啃着这些被老师们看成是“闲书”“误人子弟”的书,和老师们在课堂上斗智斗勇,不知疲倦,包上书皮的《红楼梦》和《西游记》,传遍全班同学的《一帘幽梦》,侠骨柔肠,塞北江南,诗情画意,风花雪月,原谅我们这些饥渴的人吧,那时候,不知“网吧”为何物,不知”KTV"为何物,没有网游,没有手游,最好的消遣便是这些纸质的书了。

有一天,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母亲突然想起要在大太阳下晒晒我卷成一个堆在床头的被子,她刚刚抖开被子,“哗啦啦”从被子里散落了一地的“大书”,初中生——我,放学回家,看到是母亲怒争的双目和在灶底下还冒着袅袅青烟的成了灰的书的残骸。我到现在也不明白,母亲明明不识字,怎么能辨认出哪是“闲书”,哪是语文课本呢?而且那么坚忍决绝义愤填膺地塞进了灶底?

汪国真是我中学读过的最喜爱的大陆诗人,那时候很热衷于背诵他的诗句,“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中””不是不想爱,不是不去爱,怕只怕,爱也是一种伤害”……在曾经那么一段迷惘的青春期里,成了我多么励志温暖的治愈系文字!2015年4 月,新闻报道,汪国真病逝,我在课堂上讲给我的学生听,并背了几句还记在心里的诗,孩子们一片茫然……

高中时候,我后面的两个女同学,本来很要好的两个人都红了眼睛,谁也不理谁,原来是为了“谁是绿萍谁是紫菱” (就是那本传遍全班同学的琼瑶小说的主人公)这个问题,两人都陷进了书中,都争相做那个最幸福的“紫菱”,都认为自己才是那个最诗意的“紫菱”。

一个要好的同学送了我一本《苏轼词选》,真是精美,书皮是厚厚的帆布,封面是烫金的“苏轼词选”,我真是喜欢,用什么形容词也形容不出我拥有它的傲骄,我悄悄地藏在桌洞里,自习课上偷偷拿出来背诵,那么小气自私地不愿和他人分享,结果被一个女同学,现在被称为文艺女青年的偷偷地拿了去抄了好几首里面的词,我甚是恼火,像被人侵犯了隐私一样,一个星期都不想和她说话,现在想来真是好笑!

有一阵子迷上了三毛,是上了大学以后的事了。

读完了她所有的集子不算,还想着拥有她所有的集子,又没有什么钱,于是只能省吃俭用,攒够了钱买了她所有的集子,想象着能够像她那样万水千山走遍。万水千山没有走遍,却学着三毛留起了长发,中分,穿长的布裙,昂然走在校园的路上,握清欢在手,看细水长流,看乱花又漫高墙!

和眼前这个男人恋爱的时候,他去省城出差,问我要什么礼物,我想了想,还有一本三毛的书没有买到,你给我买了吧……

张嘉佳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随便打开一篇就可以了。”我想对男孩子说,一个没有书读的人的心灵该是多么贫瘠,一片贫瘠的土地能长出什么样的果实?趁青春年少,打开一本书阅读吧,书中总会有一个个人名,一场场欢笑,一段段哭泣,一张张带着希望无所畏惧的脸庞,你会为他痴狂。

猜你喜欢

集子汪国真琼瑶
雨的随想
跨越自己
琼瑶 从灰色成长中生发粉色浪漫
雅盗
江 南
书籍
重大报道中的“微表达”——以湖北日报《琼瑶话调水》专栏为例
琼瑶:最出色的洗脑专家
谢了琼瑶,哭了花朝
名人读《意林》汪国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