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2019-01-13吴超建

魅力中国 2019年28期
关键词:分组评价数学

吴超建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麻步镇塘北小学,浙江 温州 325400)

当今时代的社会发展精神就是合作与创新,在学校教育方面,对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教学目标。但是在传统教学观念下,精英主义教学倾向非常严重。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合作学习被定义为新型课堂教学方式,开始在全国范围进行推广。但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学习合作存在很多困难,缺少教师指导,小组成员没有发挥凝聚作用,课堂处于盲目无序状态。因此,小组合作学习还应该进行深入探索,重新审视教师的指导行为以及教学方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特征

(一)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小学讨论

鉴于小学生年龄偏小、自制力偏低,对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并且容易受外界的诱惑,经常就会出现学生不认真听讲的现象发生,对教师的教学进度和学生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为此,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中,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提升课堂效率。

(二)以小组的共同目标对学生进行奖励

学生不仅仅要对自身的状况进行考虑,同学间还要互帮互助。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学会互相学习、合作,让学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但是因为学生个人情况不同,每个人的个性发展存在差距,所以教师应该客观评价每一个学生,针对性进行取长补短的方式,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配。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一)科学分组,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小学生心智相对不成熟、活泼好动,因此上课爱说话、坐不住,所以教师在分组的时候可以考虑以下因素:(1)按座位分组,这样学生之间比较熟悉,沟通起来更顺畅;(2)按平时的学习成绩分组,这样同学之间的学习差异比较小,更方便进行学习上的谈论交流;(3)确认组内分工明确,例如一个组长,负责组织讨论方向;一个记录员,负责整理讨论过程及结果;一名汇报员,负责将小组讨论的结果报告给其他同学。明确分工可以让每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各抒己见,参与到讨论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达到共同进步,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每四周调换组内分工,让每个成员都对其他成员的工作有所了解,并明白每个成员都缺一不可。

(二)巧妙提问,激发合作探究兴趣

提问启思不仅能够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一些可供学生合作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合作能力,并能够亲身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与意义。例如,六年级上册学习“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以一种对话的形式来展开教学。课堂上教师先提出问题“在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物体是圆形的呢?”,通过这一问题的设置来集中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调动生活思维去思考,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接着,以小组为单位针对“生活中常见的圆形”进行搜集,并对其图形特点进行总结。在这样一种思维启发下,学生们也会积极思考,小组成员交流、讨论,最后通过组员间的共同努力得出结论。这样一种问题式教学设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也更好地保证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多角度思考,促进学生思维拓展

数学学科中,对于同一问题,完全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鉴于此学科特点,在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能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解答的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也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实现数学课堂的高效教学。例如小学高段数学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的一种“相遇问题”。已知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相对地出发,时速分别为60km/h和50km/h,经过2小时后相遇,求甲乙两车出发地的距离。有的学生解法为(60+50)×2=220(k m),有的学生解法则为60×2+50×2=220(km)。虽然两计算式看似相同,但思考的角度却完全不同。在小组合作探究求解的过程中,学生们思考角度不同最终得出的求解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通过成员之间的集思广益,学生们的解题思路也变得更为开阔,进而也实现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培养。

(四)建立合作评价机制,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

在小学数学合作教学实施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小组的合理划分与责任的明确分工,同时科学有效的小组合作评价机制也不可缺少。在教学评价环节,教师通过对合作学习的学生给予相应的评价,促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与支持下燃起更大的合作欲望,这对于合作教学效果的保证大有裨益。教师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可以采取合作性教学评价模式,将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将个人的得分改为小组整体的得分,将小组整体总成绩作为核定学生学习优劣的主要依据。这样容易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密切合作、组间成员激烈竞争”的格局,将教学评价的重心由传统模式下的鼓励个人达标转化为小组合作达标。这样一种评价模式也会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教师或其同伴的鼓励与支持下收获成功的喜悦,从而让每一名学生都收获不同程度的进步。这种小组整体性评价模式的实施,还有助于学生良好合作意识的培养,成功地走出竞争教育的局限,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合作教学也逐渐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因此,教师要积极强化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从科学分组、巧妙提问、多角度思考、合作评价四个层面促使小组合作教学功能充分发挥,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小学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分组评价数学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