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技巧探究

2019-01-13张瑞新

魅力中国 2019年28期
关键词:生活化高中语文课文

张瑞新

(河北省沧州市广播电视大学黄骅市分校,河北 沧州 061100)

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将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实现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

一、结合具体生活经验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师对整堂课的一种预先设想,以便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进行相关设计。然而,不少教师苦于没有相关经验而无法实现语文教育生活化,殊不知,自己就是生活中的一员,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既是对自己人生的负责,也是对学生教育的负责。但由于生活条件、生活经历、知识储备等方面的差异,易造成学生间、师生间生活经验上的差异,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生活经验的差异。

二、让课堂阅读生活化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之一是让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然而,现代数字化媒体为学生们带来丰富多彩的视听享受,许多学生宁可看四大名著的影片,也不愿打开经典的书扉。所以转变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显得极为紧迫。以生活情境拉近课文与生活的距离。在开讲前,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导入方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拉近课文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距离,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顺利地从生活情境过渡到课文中的情境,便于学习。例如,教师在讲解《雨巷》时,就可利用当地资源,引导学生回想高高的两座土墙中间夹着的,有大块石板铺成的巷子。那么,原本令人费解的诗歌内容一下子变得亲切了,学生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随即被调动起来,使得课堂成为师生共度的快乐时光。需要注意的是“生活化”话题的选择,要能将课文世界和学生的生活世界衔接,要能唤起学生的生活共鸣。以生活体验阐释课文。首先,可以结合生活,体悟思想感情。高中语文课文大多源于生活,如果教师能将课文的语言转换为生活中画面或事物,引导学生从文字语言过渡到实际可感的生活情境,那么挖掘作。

三、阅读、写作教学的生活化

阅读到写作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阅读是学生感知、吸收、消化语言材料的过程,是写作的准备。写作除了要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外,还需要个体生活的感悟作为催化剂。所以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独到观察,切身的感悟,深刻的反思,才可能激活头脑中的已有的知识经验,事物形象和语言材料,作者才可能文思泉涌,下笔千言,一气呵成。不是说“人情达练即文章”吗?因此,阅读写作教学一方面要扩大信息量,加大阅读力度;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体验生活,思考人生,以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与自我意识的文章,避免了千人一面,思想雷同的“克隆”文章。

语言教学必须联系现实生活,使语言发展获得源头活水,变得生气勃勃,语言系统相对于社会生活是一个静止封闭的系统,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必然使语言系统作出相应的调整。在新世纪的今天,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这种变化。比如一些外来词汇的引进,如:作秀、酷、卡拉ok等等。过去词汇的重生,如:太太、小姐、老板。一些约定俗成的词语:三陪、倒爷、公关,这些词语都是与现代社会密切相关的知识。

四、开展实践活动,生活化作业设计

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很好地将语文延伸到生活中去,将学生的视野带入到生活的空间,将生活与语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会学生关注生活、感受生活,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地改变以往作业布置方法,多给学生设计与日常生活、学生身边实际相关的实践型作业。由于高中生课业繁重,课外时间较少,在开展研究性课题时应把握好适度性,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除了开展研究性的课题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等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开展语文教学,将语文教学融入到生活中,促使生活“语文化”,如让学生回家参加劳动,掌握劳动技能,并写下自身体验,积累写作素材;利用班级活动将语文延伸到生活中,如班委选举时让学生写自荐书,在学校开展文艺表演、体育比赛等活动时让学生就感兴趣的热门的话题谈谈自己的想法等,既能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语文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能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五、创设生活情景,生活化教学过程

生活化的教学能够促使语文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增强语文课堂上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改变以往教学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局面,有效构建和谐的课堂环境,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创设生活情景,以生活化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能很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联系生活实际,生活化教学资源

作为一门母语教育课程,语文与生活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将生活与语文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恰当地在教学内容中注入生活内容,将教材中的内容和实际生活进行联系,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学习到知识,不仅能够丰富语文教学资源,增强语文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能促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实现语文教育的生活意义。除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话题,学生周围的自然风光、风俗民情等均可成为语文教学资源,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掘生活中有价值的、与学生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东西,适当地将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促使语文教育资源的生活化。

总之,高中语文与生活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挖掘生活,将生活中与学生有着密切关系、学生感兴趣的、有价值的资源引入到语文教学中,丰富语文教学内容,通过创设生活化情景的方法生活化语文课堂教学,同时合理地将语文延伸到生活中,实现语文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语文化,促使语文与生活相融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现语文教育的生活意义。

猜你喜欢

生活化高中语文课文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背课文的小偷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