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作文课开放式教学思考
2019-01-13佟瑞明
佟瑞明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第一中心小学,河北 承德 067399)
一、作文课教学的意义
好的习惯要从小开始培养。所以,在义务教育的小学阶段,除了要注重学生主要学科的学习外,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应该受到重视。小学作文课就是这样一门课程。
作文课是除了语文课之外,唯一能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全面训练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课程。在作文课上所写的内容,完全由学生自己创作,较普通的语文课而言,更能提升学生对词句意义的感知和应用能力。如果说语文注重的是学习,那作文则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
另外,作文的创作需要学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积累,这就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善于发现生活中值得用文字记录的部分;组织作文中的行文和言语搭配,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除了生活中的积累,作文中好的字词句段以及精彩的表达手法,需要学生通过品读优秀的文章来不断扩充自己;在作文讲评或者分析作文材料时,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看法与同学进行交流,这就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辩论能力等。作文课的教学开展,有利于帮助学生从小在实践中养成观察、表达、阅读以及辩论等多种优秀的习惯和技能。
作文课是贯穿学生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对今后学生在校学习、从事工作和平时生活都有着重要影响。
二、现阶段小学作文课教学模式
现阶段的小学作文课应该是唯一一节两节课连排的非主要学科的课程。每次作文课都有九十分钟的时间来让学生充分构思自己的文章布局和语言搭配。但我们现阶段的教学模式,对这九十分钟的利用还远远不够。
大多数的教学是将课程分为三份,其中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讲评学生的作文,对优秀的范文加以展示。剩下三分之二的时间就是布置新的写作题目,让学生进行自由创作。也有比较好的情况是将课时平分,第一个课时先用来讲评学生的范文,然后通过范文或者生活实例来导入新作文任务,然后学生进行材料或者话题的分析,分别列出自己构思的提纲。第二个课时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新作文题目的创作。
课时这样的安排,给了学生充分的自我支配时间,但是就是因为这样松散的时间安排会让学生在习作方面养成惰性。现实教学中,作文课成了写作业或者开小差的“黄金时段”,老师布置完任务后其实学生中大部分人的写作热情和思维是没有被调动起来的。更多的时候,学生成为作文课的旁观者而非参与者。
让多少老师羡慕的九十分钟双排课,会因为模式化的课程安排而造成极大的浪费。所以,调动学生的习作热情,让模式化的作文课活跃起来是作文老师要解决的重要难题。
三、如何组织一堂开放式的作文课
新的课程改革之后,越来越多的老师更喜欢引进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在更大程度上将课堂还给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调整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不同学科间的开放模式也不尽相同,那么回归到作文课的课堂中,我们可以引进哪些开放措施呢?
(一)分配好课时时间
这里所说的分配课时时间,不是简单地分配学生用来讲评、分析材料和写作的时间。而是具体到各个课堂环节所需时间的分配。这样提前做好细致时间分配,可以让作文课的进程更加紧凑,也能更大程度上增加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二)将作文的评分标准细化讲解,把评分权还给学生
大多数的情况下一个班的作文全部由老师一个人来评判,工作量大而且浪费了很好的让学生锻炼的机会。老师可以在平时上课时讲解论文的评分标准,与学生认为写得好的标准进行交流综合。采用学生之间交互评价的方法,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优点的能力,在自己的同学身上学习写作技巧。
(三)课堂交流话题要贴近学生生活
学生上课期间基本是上学、回家,两点一线的生活模式。一些精彩的素材大多也都发生在这两个场所。越是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越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每节课可以多准备一些写作话题或者题目,让学生分组比赛,根据最后的得分情况决定抽取话题的顺序,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了课堂的发言权,也让课堂气氛被充分调动起来。
(四)限定时间进行习作并留出时间让老师对课程进行点评
习作虽然在理论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构思和创作时间,但是我们的作文课更重要的任务是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限定时间内进行写作练习也应当是锻炼的一个内容。能够纠正学生在写作构思时的惰性,防止学生走思。并且每节课都应留出教师总结点评的时间,让学生从老师的眼中了解到自己课堂表现的优点与不足,在今后保持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