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2019-01-13魏春华

魅力中国 2019年28期
关键词:督查行为习惯中学生

魏春华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沙城实验中学,河北 张家口 075400)

一则印度谚语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它道出了培养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改造中国教育的实践》中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主张在做中养成习惯,即实践中养成习惯。“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教育无处不在。班主任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充分挖掘现有教育资源,结合各种教学活动,把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中国现行的学校教育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关于知识和行为的关系平衡问题。当前学校教育普遍把知识教育作为最主要的任务来抓,对于知识之外的东西如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培养则关注很少。所以,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其成长具有重大意义。中学生处于人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道德观的树立、素质的普遍提高都离不开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并且,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国际交流及开放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因此,开展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加强对其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训练,促进其身心健康,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是新时期中学生必修课。

班主任是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也是给学生影响最大的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班主任来说至关重要。那么作为中学班主任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习惯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制定严格的日常行为规范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古语也有“教不严,师之惰” 的说法。中学生一般较活泼,独立意识和个性较强,易与社会青年交往,少数人纪律观念淡薄,自由散漫已成习惯。对此,学生刚入校时,班主任就得以“严”字当头,结合班级实际,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以学生一天的活动内容为主线,从早到晚,课内课外,方方面面都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制定出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班级日常行为规范,如:一日常规包括从早晨起床到晚上就寝,在家和学校的具体作息时间及要求;一周常规包括周一到周五以及周末安排。常规内容包括出勤、清洁、自习、课间、课堂、作业、晚学、周末等。《规范》内容要一目了然,旗帜鲜明,措词坚定,不允许模棱两可,更不应该只重形式而轻内容。例如:清洁:打扫时间、具体要求体现地面、桌凳、工具摆放、组长职责、平时与大扫除的具体要求等都要进行具体规定,让学生明白怎么做才合格。

二、组织学生学习日常行为规范

制定了日常行为规范后,班主任还要努力创造出一个有利于规范运行的良性氛围。引导学生学习执行常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组织宣传常规的具体内容。教室的墙标、板报、学生的课桌等都可作为宣传的阵地。班主任尤其要利用好班会课,要充分利用班上开展的每一次活动,把学和做紧密结合起来,先学后做,边做边学,班干部带头学,让所有学生心中有规范,能时时用常规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让学生明确什么该做,怎么做,什么不该做,让学生感受到所生活的班级是一个“法治”班级。

三、分工明确,认真监督规范的执行

为了培养学生自管自育的能力,班主任可安排学生分工督查执行规范的情况。班级督查可分明、暗两条线。明线,班干轮流管理班级,各司其职,并做好情况记载。同时采用值日班长制,由全班同学参与,民主管理班级,这样调动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增强了主人翁意识。暗线,可由班主任选定诚实可信,敢说真话的同学定期或不定期汇报。这样,班干、全体同学及“眼线”即可组成一个完密的班级行为规范督查网,做到班上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报,同学间互相监督,真正把规范落实到实处。

四、执行日常行为规范中的注意事项

日常行为规范在经过了制定、学习和布置督查网三个环节后并没有万事大吉,班主任还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常规管理要勤抓

1.勤到班里转转。每天除上课外,班主任要做到早晚自习、课间、活动课等常到班。到班要注重效果,查看学习、纪律、卫生等情况记载,观察学生的活动、交往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勤与学生谈心。通过谈心,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促进班主任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也能发现学生的存在问题,“防患于未然”。

3.勤与家长沟通。班主任可通过座谈、电访、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建立经常而广泛的联系,互通情况,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4.勤记载,常比赛,变“禁”为“导”。在常规管理中,学生出了问题怎么办?有人认为“罚”,殊不知,常规管理宜“导”不宜“禁”,疏导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起着开通、引导的作用,而“禁”却往往产生反作用。这是因为学生的思想支配着他们的行动,如果不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而仅从行动上给予压制,是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的。这就要全面把握班级情况,及时搞好班级活动记载。既记好的典型,也记违纪事件,把每件好人好事或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分数形式公布出来,根据记载内容,每周、每月、每学期都分别进行阶段总结、量化评比,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引导全班同学形成人人争先的良性竞争氛围,真正促进日常行为规范的深化。同时将得分与学校的表彰评优挂钩,只有评分较高的学生才有资格参评。

(二)常规管理要务实

班主任树立务实的工作作风是十分重要的。要实实在在地抓好日常行为的管理,每周一次班会说教是不够的,而应一步一个脚印从“实”做起。说过的话就要做到,管理切忌虎头蛇尾。班主任抓学生的常规管理要从具体事件抓起,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坏事情、坏思想刚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其发展、蔓延,防微杜渐。如果只讲空洞的道理,忽视了具体的“小事”,会事倍功半。

总之,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复杂而经常性的工作,班主任要常抓不懈,对学生严而有度,认真地处理各种问题,逐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猜你喜欢

督查行为习惯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明察暗访 国务院大督查直击民生“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