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方法
2019-01-13曹婷
曹婷
(重庆市巫山县大昌小学,重庆 巫山 404707)
在我国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尤其是对于小学教学而言,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较高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加大力度提高阅读教学水平。但众所周知教学都是分阶段的,零基础的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就去学高阶段的阅读内容。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特有的教学特点,一旦使用的教学方法不当,就会严重影响到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与提高。因此,本文以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为例,在结合了当前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找到能够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教学方法。
一、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内容“成人化”,学生阅读能力难以提高
对具体的教学实践分析可知,很多教师在为小学生选择阅读材料时往往忽略了小学生的个性化特点,经常以成人的角度来看待、影响学生,未能设身处地地去帮助小学生选择一些适合他们发展的阅读教材,导致很多学生对接触到的内容产生疑惑;除此之外,语文教师在进行中段阅读教学时,使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语言也过于成人化,导致学生只能够较为被动地去接受“教师的观点”,无法产生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既不利于“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推行,更加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更别提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了。
(二)教学方式单一化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还很小,即使是中段年级的学生也还是未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会在课堂上出现溜号的情况。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小学语文教师为了有效吸引学生对阅读教学的注意力应该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他们能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之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过于单一化,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忽略了学生的看法,只是想将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自然对阅读教学兴趣平平,不但课堂注意力难以集中,长久下去还会导致学生对阅读教学产生排斥心理。
二、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重视学生读+懂文章能力的培养
1.读文章
对于阅读而言,读文章是基础,而且读也是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有效培养的基础。对此,教师在小学阅读中,应该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朗读课文,把文章读顺、读懂。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充分理解了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产生各自的人生感悟。在读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纠正学生的错误,注意停顿和语句的重音,让学生能够流畅地阅读段落和文字。
2.懂文章
除了写文章之外,对阅读教学而言至关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懂文章。由于教师错误的观念,很多小学生的文章分析能力相对较低,很多时候都是教师带着学生进行所谓的“分析文章”,但实际上都是教师自己的看法。因此为了真正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要加大力度培养学生对文章行文脉络的梳理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将文章分为几个部分,交给不同的小组来进行研究,教师积极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各段的段意,以及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这样既能够提升教学效率,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文章分析能力,为之后的高段阅读教学奠定基础。
(二)合理创新教学方式
根据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在做中学”的教育理论,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系统地阅读和体悟文章思想感情,更要照顾到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独特个性,通过组织一些趣味活动让不同的个体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阅读教学虽然看起来是让学生读文章,但其实质却是一种学生的再创造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愿意去思考、愿意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阅读内容的特殊性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以此来切实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中《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文章时,由于整篇文章的内容就是一首歌,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就可以以这首歌为切入点,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技术来播放这首歌的MV,通过动画画面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动人的旋律中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
再如学习古诗《塞下曲》时,教师可以先对整首诗进行简单地介绍,然后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问道:“如果大家是将军的士兵,看到这样的场景,大家会有什么感受呢?”针对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与战争、边塞有关的短片播放给学生们观看,这样学生就可以走到情境之中,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最后,教师再让学生有感情地将自己的感受朗读出来。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与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切实解决当前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培养学生读+懂能力以及创新教学方法两个角度展开了研究,希望能够让小学生在更有活力、更轻松的教学环境中进行阅读学习,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教学习惯,为之后的高段阅读教学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