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陪伴成长
——谈小学音乐教学
2019-01-13马继玉
马继玉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131团中学,新疆 伊犁 833200)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发展,有效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开展音乐学习是我一直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的问题。为了组织小学生开展有效的音乐学习,对于每节课的设计我都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分析学生的学情和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然后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凸现音乐教学生活化、活动化、人文化的特点,使教学切实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此,我进行了让生活走进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性的尝试。
一、让“感受与欣赏”充满生活味
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下列方法进行“激趣”:(1)引入生活话题:创设生活情境,把学生带入生活,例如在欣赏德国歌曲《小小少年》童声独唱时,我请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生活中的自己是怎样的人,再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生活中的小烦恼,最后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歌曲,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2)引导学生表演生活场景:表演是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爱的方式。在低年级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多多选择。例如在学习歌曲《买菜》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编创歌词,交流感受。并引导学生用动作表演,使学生通过表演加深对音乐基本要素的理解,获得身心的快乐。
二、渗透相关人文为音乐课堂
(一)课前准备——收集人文资料整合。
在传统教学中所有人文资料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着老师转。老师是知识宝库、活的教科书。时下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体。这样做确实教育出了不同个性的学生,且闪烁着人文的光辉。有一节海南黎族民歌课《五指山歌》,我决定把课堂交给学生试试,上一节以欣赏人文音乐为主的音乐课,课前我安排学生收集大量海南民歌的图片、文字和录音资料。每班推荐几名学生做老师。课堂上,那些小老师都拿着厚厚的资料上场了,从容而自信,他们娓娓道来,底下学生既新鲜又好奇。每位学生都想在这位老师的嘴中听到自己寻找的内容。他们不时地讨论争辩着,我不失时机地在旁补充引导。一节课在学生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
(二)导入中——渗透相关人文情怀。
教师不断调整课堂导入方法,可以营造宽松氛围。万事开头难,一节课导入的好坏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所以每一节课的导入加入相关人文因素能让学生体会到暖暖的情义,激发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享受音乐。如在教授三年级音乐课《树叶儿飘飘》时,教师轻放着钢琴曲《秋日私语》,让学生猜谜语“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飞入草丛都不见”,学生可借助钢琴曲淡淡的寒意来展开丰富的联想,师生手随着钢琴的音乐不自觉地飘动起来,最终引出树叶儿飘飘。这样的互动让音乐成为了载体,让我们的思维和身体动了起来。
(三)多种方式互动,升华学生情感
音乐是情感艺术,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表现形式把自己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创造性地表现出来。感受与欣赏音乐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年龄小、无意注意为主、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活动,让他们的优点得到展示,扬长避短,充分展示自己的风采。
三、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离不开教师对音乐情感方向的把握。
音乐是感情艺术,是人们情感的凝聚,没有感情的作品不可能是一部好作品。音乐作品往往通过声情并茂的表现手法,具有强烈的情感感染性和情感陶冶性,因此,音乐课中的情感运用尤为重要。
音乐的情感是指作品本身对作者感情的流露和人们对作品意境的心理反应。因为音乐情感具有引动、定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及内化;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与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通过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引导学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的双向交流过程。教学过程充满热烈的情感和情绪,是产生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原因。作为音乐教师,上课时必须包含丰富的情感,以情动人,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如果缺乏感情投入即使教师有过硬的演唱、演奏基本技能,也很难打动学生的心。如在范唱《大鹿》时,如果教师自己心灵上都没有感受到紧张而危急的气氛,学生又如何能感受到兔子被敌追赶的危急情感呢?教师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诚,以激动人心的情感投入,才能真正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达到“以情激情”的效果。
任何作品或教学内容,都是通过教师的语言来传播给学生的。优美的语言具有丰富的感染力,是维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是课堂教学的凝聚剂。假如教师用生动、悦耳的语言,情真意切的语感,抑扬顿挫的语调讲解时,就能把作品解释得引人入胜;假如教师用动听悦耳的语言进行歌唱时,必定“字正腔圆”使学生动之以情,陶醉在美的享受之中。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和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生情。也可以在课堂中采用课堂表演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以演抒情”。既提高了效果又发展了学生的表演才能,还使学生更直接的受到艺术感染和激励,并产生一定要学好它的强烈愿望。
总之,作为音乐教师,无论其音乐素质有多好,都不可能样样精通。因此,音乐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进修,提高自己的知识面,掌握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尽全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也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得心应手,才不会出现尴尬的场面,才能赢得学生们的信任和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