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大连池市发展红色旅游的对策思考

2019-01-13孙红梅

魅力中国 2019年52期

孙红梅

(五大连池市委党校,黑龙江 五大连池 164199)

五大连池市认真落实文化和旅游部的总体部署,贯彻落实《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全域旅游建设旅游强省的意见》和黑河市委市政府发展全域旅游的部署,加快发展市域红色旅游经济。2019年9月4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对确定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进行公示,五大连池入围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五大连池市要抓住入围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这一有利机遇,充分挖掘我市红色旅游资源,尽快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和干部培训品牌,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基本原则,使五大连池市红色旅游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促进市域经济实现和谐发展、绿色发展、科学发展。

一、五大连池市红色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

五大连池市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朝阳山抗联遗址区被确立为目前发现的全国唯一的、级别最高、机构最多、设施最全、时间最长的东北抗联遗址群,是当时北满包括黑龙江大部和内蒙东部地区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和中华民族独立解放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该遗址群遗址遗迹众多,重大历史事件发展沿革清晰,战役战斗生活、英雄故事丰富,适合建设红色教育基地,是开展东北抗联精神教育、党员党性修养培训,群众爱国情操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全市之力支持市域红色旅游发展,2019-2022年五大连池市计划投入5000万元,目前已经完成投资于

20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及遗址群恢复建设改造。先后恢复和建设了边河伏击战遗址(山门)、抗联六军后防基地(边河山洞)、抗联军政干校、朝阳山抗联第三路军纪念馆、第三路军总指挥部和中共北满省委驻地、东北抗日联军烈士纪念碑等标志性遗迹。对抗联金山小东山防御体系、抗联老金矿和各支队驻地遗址进行保护性挖掘确认,正在积极进行修复。在此基础上申报了国家3A级景区,已经通过了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复审,下步,国家专项保护经费会陆续拨付。

五大连池市委成立了专门机构,负责红色旅游工作总体统筹协调、推进工作。规划先行,聘请专家团队进行顶层设计。政府加大对红色旅游投入,投入万元建成博物馆,以东北抗联精神为主题,活化了红色旅游载体。结合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需要,各地党员干部纷纷到朝阳山进行学习培训。自2018年5月开始接待红色旅游培训班,截至2019年9月共接待200余个班次,15300余人,试运行达到预期效果,珠海三同班、黑河处级班、内蒙三旗寻根溯源班等省内外众多班次学员反响强烈。

二、五大连池市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五大连池市建设朝阳山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遗址群恢复建设改造的投入较大,以五大连池市靠现有财力难以承担,需要上级给予大力支持,并通过各种招商融资方式募集。

(二)朝阳地处山区,基础设施较差,没有硬件设施的保障,发展捉襟见肘。朝阳山景区的接待服务能力不足是目前严重制约朝阳山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发展的一个瓶颈。建设一个标准的接待服务中心,是推动五大连池朝阳山抗联红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景区内红色景点有待进一步修复。朝阳乡抗联各个遗址的现状保存完好度不一,距离规划设计目标还有非常大的差距,需投入资金对红色景点进行修复性建设。

(四)精品课程、精品线路推出,需要进一步精雕细琢。目前红色文化精品精品课少课程、课程的魅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红色教育的灵魂是精品课程,用红色故事、红色精神教育党员领导干部,真正使红色教育入心、入脑。

(五)五大连池红色旅游对外宣传推介形式过于简单,影响力不够大。

三、五大连池市域发展红色旅游的对策建议

(一)注重系统思考的方法

所谓系统思考就是既要考虑到外部环境,又要发挥好自身的主观因素。从外部环境看,黑龙江省旅游重点打造“哈亚雪旅游核心板块、生态林都旅游板块、火山湿地旅游板块、秘境双湖旅游板块、北极东极旅游板块”五大板块空间体系,五大连池红色旅游发展要纳入黑河市全域旅游体系中加以推介,抓住黑河市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机遇,充分提升五大连池市域红色旅游经济的内涵。为全面贯彻中央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建成向北开放重要窗口的要求,国家决定批准在黑龙江三个片区成立自由贸易试验区,黑河片区重点发展跨境能源资源综合加工利用、绿色食品、商贸物流、旅游、健康、沿边金融等产业。2019年9月17日,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黑河片区建设正式启动,五大连池市要抓住黑河片区创建自贸区的战略机遇,将自己纳入黑河旅游版图,加快发展红色旅游。

(二)注重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中长期发展规划

1.突出规划引领,确保全市旅游产业一盘棋

尽快制定《五大连池市红色旅游实施意见》,为我市加快构建红色旅游产业体系提供政策保障。尽快制定以红色旅游为主线,多规合一的《五大连池市红色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以指导我市红色旅游示范区的创建。

2.组织专家团队进行顶层设计,红色旅游依规而行。

依据专家规划,乡驻地将朝阳山做为抗联文化特色小镇重点打造,集中建设抗联历史文化馆落群,包括抗联各军军史馆、抗联名人馆、抗联女兵爱情婚姻生活馆、朝鲜籍将士馆、兵工厂、报社、医院、被服厂等四十余处展馆,目的是让国内外热衷抗联文化研究和学术研讨及参观培训的团体和个人来朝阳山一地可观整个东北抗联历史文化全貌;另一方面重点建设抗联精神学院,包括建设院校,学习研讨场所,食宿场所,初步具备接待一期班60人后续达到一期班400人的能力,根据需要,逐步招引省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此建设培训场所,力争将朝阳乡建成红色爱国教育特色小镇。

(三)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发展环境基础

加强景区与景区之间的链接、完善道路交通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集散咨询中心,启动五大连池市旅游交通标识牌建设。强力推进智慧旅游工作,建立互联互通的旅游数据中心,尽快实现重点景区WIFI全覆盖。加强旅游及服务业从业人员管理和培训。严格准入标准,规范市场行为,提升服务人员素质。

(四)利用新媒体、融媒体加大对外宣传推介的力度

抓住机遇乘势推介,省政府正在制定《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在规划中发展三线旅游,其中伊春、五大连池中线。抓住2020年黑河市承办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难得机遇乘势而上,在旅游推介营销上,不断完善旅游营销机制,打造好“朝阳山红色旅游”品牌。

进一步创新营销方式,广泛利用微信、抖音、马蜂窝等新媒体,将朝阳山打造成网红旅游目的地。坚持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充分利用大数据等做好对外推介工作。

(五)以“融合”、“创新”为核心加快市域文化旅游的发展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精心培育文旅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旅游产品的设计突出文旅融合特点,融入文化元素,文化产业和山地经济。

1.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不断拓展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市文化文艺工作者,要主动深入群众,到群众中去挖掘朝阳山的历史资源、历史故事,占有第一手资料,同时要进行创造,创造出具有时代性、感染力强的文化作品。促进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提升旅游的整体质量。

2.重视红色旅游产品的开发。

统筹规划优质旅游资源,加大精品项目开发力度,增加体验式的元素,体验红色教育的独特魅力,完善旅游服务设施,真正让朝阳山的红色旅游可看、可住、可游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红色教育单一形式无法满足学员的需求,应该设点布局,连点成线。以朝阳山抗联遗址为核心,上联孙吴日侵华罪证,下联北安新政权建设,形成一条紧密联系的线路。

3.强化保障体系,创造条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采取项目补贴、贷款贴息、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红色旅游产业的积极性,推动产业主体的多元化和投资渠道的多样化。鼓励由村里能人成立旅游协会,鼓励村民参与,对外跑市场,对内平均分配客源。

4.发挥“博物馆+旅游”的放大作用。

以博物馆为载体,精细规划红色旅游线路,通过深度开发和打造红色游、文化游、研学游、特产游等特色产品及相关纪念品,提升红色旅游景点的人气,带动产业发展。

5.抓好解说员队伍建设,实行“因人施讲”制度,解说员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给出不同的讲解计划。

6.将发展红色旅游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把旅游产业发展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路径,探索建立“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岗位带人”的旅游扶贫模式,让贫困群众真正成为旅游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带动大量贫困群众依靠旅游脱贫致富,实现全域旅游发展成果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