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期病患的照护者也要照顾好自己

2019-01-13文/一

中老年保健 2019年4期
关键词:流程化大夫病患

文/一 言

一提到长期病患老人的照顾,大家想到的多是如何监控病情、照顾生活细节、多陪陪他们……本期杏林医话栏目我们约稿中日医院神经内科王康大夫,请他写写帕金森病病人家庭照护方面的内容。王大夫在文章中首先提到的是照护者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

的确,照护者自己,往往被忽略。

照顾超高龄老人、偏瘫、帕金森和老年痴呆病人,首先是生活细节的照顾,衣食住行、尤其是夜间的照顾非常辛苦;其次是繁琐的吃药流程、长期病情记录、反复去医院看病;最后是老人的心理疏导,这样的老人疾病缠身,生活质量不高,自然心理状态也比较差,偶尔发发脾气是小,有的病人已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甚至给周围的人不断带来麻烦。照护长期病患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付出爱心和耐心的同时,还需要体力、精力和耐力的储备。因此,作为常年病患的照护者,照顾好老人的同时,照顾好自己也非常重要。

设定合理的护理期待值照顾老人我们都希望他今天又好了一点儿,潜意识里会希望疾病彻底被痊愈,生活能像以前一样。然而现实是,医患配合得好,可以尽可能地控制病情,让病情进展得慢一点,但有些疾病仍不可避免地会慢慢加重,有的老人最终甚至不能与家人正常交流,失去感恩的能力。如果照护者给自己设置的心理预期值太高,就会一直处在焦虑的状态下,也会不自觉地将这种焦虑发泄给自己的家人,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久病床前无孝子的原因吧。

每一种疾病都有它的客观发展规律,长期病患照护者需要知道什么病在什么阶段大概会是什么样子,据此设定合理的护理期待值,并随着疾病的变化进行调整。在这个范围内尽自己所能,这样便可以平和的心态照顾老人,减少自身的焦虑情绪。

照护工作流程化就像王康大夫说的,长期病患的照顾不仅是照顾饮食起居,还要协助医生观察病情,进行治疗和康复,是医生的助手,医嘱的执行者或监督者。照护者可以有意识地总结病人生活照顾和医疗照顾的过程,将其流程化,这样可以减少因照顾工作无序导致的重复劳动。

照顾好自己的身心长期病患的照护者首先感觉是累,照护者多是上有老下有小,有的还在工作,无间歇的照顾、夜间的照顾让本已非常辛苦的他们更加劳累;其次是焦虑,没时间休息、睡眠不足、没时间外出、担心照顾病人出问题、经济问题等等。照护者首先要做好长期的心理准备,照护老人是现阶段生活重要的部分,但不是全部,要对自己的时间做出安排,以保持良好的精力和体力;其次要适当寻求支持,小时工、保姆、乃至一些先进的医疗辅助设备,都可以帮助照护者在照顾好病人的同时也安排好自己的生活。王康大夫在文章中提到了宽容,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自己偶尔的疏忽大意使老人病情发生变化;劳累或心情不好对老人发了脾气;老人情绪不佳等等,这或许都是长期病患照护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彼此多多包容。此外,长期病患照护者要经常肯定自己的付出,同时也需要得到周围亲朋好友更多的肯定。

猜你喜欢

流程化大夫病患
企业人才招聘流程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喉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
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化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行冠脉搭桥术后的临床护理价值分析
进步太快
“具化 瘦身 流程化”责任落实3步走
心血管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
职业教育教材开发与服务的研究
间接性失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