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19-01-12付宪国

魅力中国 2019年49期
关键词:关键探究实验

付宪国

(河北省滦南县宋道口镇连北店完全小学,河北 唐山 063000)

无论在哪一课程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都是一个关键、永恒的课题,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不断探究的焦点。而在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中也是如此,只有当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时,其才能在摆脱教师的依赖下不断的自主、合作、探究等,使得学生在这其中得到更多。所以,在课程实践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得到更多。

一、精设教学过程,培养自学能力

新课程倡导,在现代的化学教学当中,教师一定要不断地深化自己的认知,应该不断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等,更加侧重于学生的学会学习、实践能力的提升,使得教学逐渐的走向正规,使得传统教学中诸多的不足和问题得到解决。所以,小学教师在开展科学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促使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就应该不断的进行教育过程的精心设计,应该将学生的“学”作为出发点,使得学生逐渐的从原本的“学会”变成“会学”促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在课程教学中,教材往往都是按照《大纲》作为目的进行编写的,要求教师在分析和钻研的过程中,一定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对教材进行研究,掌握教材中全部的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好各个教学内容的作用和地位等,从整体转变为局部、再从局部规划为整体,实现层层递进,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更好地展现出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保障教学和学的一致性,巧妙的位移到学生的学习中,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布置各个教育环节,这样就能使得学生的学习逐渐的化被动为主动,实现自学能力的生成。

二、基于科学实验,培养自学能力

在科学教学的实际开展中,实验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也是学生探索规律、真理、新事物的一种方法[1]。在实验的开展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大胆的创新和放手等,为学生设置一个独立、自主的实验空间,促使学生对于科学产生更多的探究兴趣,对于学生本身创新思维、操作能力的提升都是非常关键的。

例如,在讲解和“溶解”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定一个广泛的实验空间。在实验当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如润滑油、粉笔末、小苏打、砂、盐、高锰酸钾,以及搅拌棒、玻璃杯等。在实验的实际开展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开展,逐渐的尝试着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可以将诸多物质放入到烧杯中的水中,在搅拌之后哪些溶解了、哪些上浮、哪些下沉了...让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记录,在后续中不断的整理和探究。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对于学生自学意识和能力的生成都是非常关键的,是教师应该重视的。

三、实现兴趣先导,培养自学能力

兴趣是学生进行事物探究中的关键动力,学生本身兴趣的高低,将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2]。所以,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也应该秉持着兴趣先导的原则,使得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逐渐生成,使得其本身得到更多。

例如,在讲解“磁铁”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借助“魔术”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呈现,让学生产生兴趣等,使得其在实际的学习当中得到更多。如,教师可以准备两只小鸭子,分别粘上磁铁的两极,放置在一定的距离上,告诉学生老师现在要让两只小鸭子走到一起,并放手让学生观看。在观看过后,就会让学生对这一现象产生好奇心,教师再进行知识的呈现,使得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主动、积极,使得其的自学能力得到逐渐生成。

四、强动手操作,培养自学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倾向于直观。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也应该不断地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使得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锻炼[3]。

例如,在讲解和“桥梁”相关的知识点时,在讲解完一些基本知识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预留空间,让学生尝试着自己进行动手制作,让其在这一过程中探究原理、生成意识,使得自学能力、意识的培养得到实现。

结论:综上所述,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完成的任务,也是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生成的关键所在。所以,在课程教学中,在自学能力的培养上,教师也可以从精设教学过程、基于科学实验、实行兴趣先导、增强动手操作等几个方面完成,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夯实,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自主性等,使得自学能力的培养得到实现。

猜你喜欢

关键探究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高考考好是关键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做个怪怪长实验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