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发挥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2019-01-12张焕

魅力中国 2019年22期
关键词:服务中心乡镇群众

张焕

(西平县五沟营镇文化服务中心,河南 西平 463912)

乡镇文化服务中心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指导基层文化工作和协助管理农村文化市场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是集书报刊阅读、宣传教育、文艺娱乐、科普培训、信息服务、体育健身等各类文化活动于一体,服务于当地农村群众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机构。大力加强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构建和谐新农村中的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怎样才能有效地发挥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营造乡镇文化中心良好工作环境

乡镇文化服务中心是政府设立的基层文化事业单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是广大农民思想教育的阵地。搞好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对于加强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普及科学辅导农村文化活动、提供致富信息、协调有关部门对农村文化事业、民间艺术、文化个体户的发展,管好农村文化市场等方面都将起着重要作用。乡镇党委和政府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把农村文化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真正认识到文化的重要作用,正确处理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把乡镇文化服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大事来抓。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以上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农村文化工作,要经常对乡镇文化中心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问题,要把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工作考核和领导班子政绩考核,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文化发展战略,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形成网络培养人才,建好队伍,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最后要切实建立建全县、乡、村、个体户文化四级网络,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视,领导上加强,工作上落实,行动上具体,资金上到位。

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队伍

发展文化事业关键在于人,因此,建设一支素质强、业务精的文化队伍已成为当务之急。建设这支队伍要抓住两点:一是学习,二是管理。学习的形式很多,如建立学习日制度,集中学习;或让文化员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培训班学习;经常下到田头、工厂,向群众学习,在实践中学习等。通过学习,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都提高了,对于千变万化的工作就能迎刃而解。此外还要建立一支业余骨干队伍,并对业余骨干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业余骨干来自群众,对生活和文艺都有着火一般的热情。组织好这支队伍既是群文工作的手段,又是群众工作的目的,有助于对工作发挥整体性的推动作用。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建立艺术团、吹奏乐团、合唱队、画院等业余文艺团体,作为文化站工作的有力助手。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建立高素质群文队伍的保证。要制定《文化站工作条例》、《岗位职责制》、《工作人员守则》等,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维护工作的有序化,成为全站人员的自觉行动。使群众文化工作获得良好的效益。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发挥乡镇文化服务中心的多种功能

乡镇文化服务中心的活动,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指导下,恪守社会效益第一原则,并立足于面向广大群众、注重于活动的丰富多样化,这就充分显示了群众文化的积极有益的社会功能。乡镇文化工作要转变单纯搞文娱活动的观念,注意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有机结合起来,把广播影视宣传思想道德教育,普及科技和卫生知识,开展体育活动整合起来。乡镇文化要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大力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为重点,带动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结合“节庆”经贸活动,组织开展群众歌咏、戏曲、舞蹈、民间艺术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提高农民群众参与度,扩大文化活动的领域,营造喜庆祥和的气氛。乡镇文化要把满足农民渴求种植养殖知识,追求发展生产致富创业知识,向往快乐和谐生活的实际需求,作为工作第一要务。在提供求知、求富、求乐服务上铺路架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电影、互联网络工程,文艺、体育、宣传活动、科普知识讲座等形式,为三农开展文化服务。利用文化站阵地开展法律、电脑、少儿英语、美术、舞蹈、跆拳道等各类培训班。乡镇文化中心要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群众求知的课堂,求艺的乐园,求富的平台,农民足不出镇就可直接享受各式文化。

四、增加投入建设完善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工作阵地

阵地是舞台,是乡镇文化服务中心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镇政府应保证和改善乡镇文化服务中心的基本办公条件,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为乡镇文化服务中心修建不少于3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阵地,同时将现有的公共文化娱乐阵地和设施设备划归乡镇文化服务中心统一使用管理,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借用和挪作它用。乡镇财政应给与乡镇文化站阵地建设和群众文化工作经费的投入,应将文化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逐年巩固和添置文化娱乐设施设备,确保公益性群众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

五、发展文化事业,增加收入,弥补文化经费不足是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必要补充

发展文化事业,要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虽然国家财政每年对文化事业投入有所增加,但远远不能满足农村文化建设发展需要。很多乡镇文化服务中心由于自身没有造血功能,单靠政府财政拨款。而政府拨款金额有限,所以工作很难开展。为使文化工作顺利开展进行,适当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必要的收入,有利于乡镇文化站建设。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只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在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文化服务中心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因地制宜,按照“以文养文,以文补文,多业助文”的文化政策,适当发展文化产业,补充文化经费不足是有必要的。

选择发展文化产业要有针对性,不能盲目投资,要切合实际,有的放矢。比如,笔者所在的镇可以做强做大大铜器品牌,五沟营镇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大铜器文化艺术之乡”,在搞好大铜器的同时,重点开发大铜器旅游项目,兴办大铜器制品加工厂,生产加工大铜器服饰、头饰、大铜器纪念品等等。还可以根据需要创办歌厅、舞厅、书店、网吧及棋牌室、办电影电视厅、印刷业、装潢广告、健身馆、儿童游乐园、演出团体。扩大经营范围,充分利用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壮大集体经济。有目的地向集约化推进,增加文化总量,繁荣文化市场经济。

总之,新形势下乡镇文化建设是一项重大工程,必须时时抓层层抓,上下齐努力、认真干,才能使文化服务工作上新的台阶,开辟农村文化建设新局面,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才能开创新世纪文化的新天地。

作者简介:张焕(1983,01-),女,专科,河南省西平县五沟营镇文化服务中心助理馆员。

猜你喜欢

服务中心乡镇群众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多让群众咧嘴笑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我国已建成4000多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上海看见爱志愿者服务中心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