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区及海外华人华侨在其发展中的作用

2019-09-12林琳

魅力中国 2019年22期
关键词:渤海湾华人华侨广西壮族自治区

林琳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内外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它促进了现有港湾的现代化,同样也将向中国建筑公司提供长期合同。此外,该项目进一步促进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确保该地区与南亚及东南亚的贸易联系(例如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海港口)。在中国境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预示中国在亚太地区中的地位将增强,商品、资本出口条件及建筑行业过剩的生产能力的输出条件将得到改善。

2013 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期间,首次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2013年9月在其访问哈萨克斯坦时他宣布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后来这两个项目称为:“一带一路”。

中国视东南亚为其传统势力范围。这里居住生活着大约75%的海外华人华侨,既有拥有中国国籍的华侨也有拥有外国国籍的华人,预计他们的资产达1.5万亿美元(占中国海外华人华侨总资产的27.3%)。东南亚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东南亚现在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地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具体路线仍在商榷之中。大体上确定了两个路线: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和印度洋到达欧洲,或过中国南海到达南太平洋。仅针对第一个路线拟定了详细的方案。中国人认为的主要方案之一为:中国南部(泉州—福州市—广州市—海口)—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肯尼亚—希腊—意大利;可以增加中国沿岸线路到第一个路线方案中使其变得更详细:大连(辽宁省)—烟台—青岛—日照市(山东省)—连云港—南通(江苏省)—上海—宁波—舟山—温州市(浙江省)—福州—泉州(福建省)广州—湛江(广东省)—北海(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口(海南省)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东北沿岸—希腊—意大利—西班牙。

表1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2015-2016年),%

在扩充的方案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部分将基本涵盖中国主要经济发展区:起于环渤海湾,应经过长江三角洲地区到达南部沿海地区(福建省、广东和海南),再到属于西部地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海岸。

实际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中国所有城市,均为正在运转的国际贸易港口。环渤海湾地区的港口是与日本、韩国和朝鲜、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英国、荷兰、西班牙进行商品贸易的重要枢纽。通过长江三角洲(中国最发达的地区)的港口与美洲、欧亚大陆、非洲国家进行贸易。在南部沿海地区有着本文所述港口中最为发达的港口,即广州和湛江,中国通过广州与170多个国家进行贸易,通过湛江与100个国家进行贸易。中国通过福州港与40多个国家进行贸易。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路线经过的所有中国城市和省份,在产业结构方面几乎都属于服务业占地区GDP比重高的工业区。环渤海湾地区城市工业占地区GDP比重为37.02-46.46%,而服务业比重为41.6-54%,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相应的比重为 26.01-45.39%和 42.53-70.5%,南部沿海地区城市为9.87-52.36%和38.28-76.05%,北海市的相应份额为46.11%和31.38%(表1)。工业比重高表明,这些地区可以生产产品,用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出口。第三产业比重高表明了发展该战略物流服务的潜力。并且,重点大学、科研中心、高科技企业、咨询公司都集中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这保证了该战略的人才支持。

评估海外华人华侨在中国发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的作用时,需考虑到华侨在浙江省、广东省、福建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影响很大,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地区已经形成了侨乡。特别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1978-2000年),华侨对经济的影响很大:这些地区几乎完全依靠海外华人华侨的资金(包括投资和捐赠)而得以发展。直到现在华侨在那里的影响依然很大,可经表2数据证实。2014-2016年他们在中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投资额占外国直接投资额的77%,广西壮族自治区占52.12%,浙江省占28.67%。华侨在广东省、福建省和海南省的经济影响最明显,2014-2016年他们的投资在地区GDP和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例相应为1.71% 和4.23%(广东省)、1.43% 和 1.78%(福建省)、2.61%和2.89%(海南省)。在浙江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些指标较低:分别为0.71%和1.15%、0.24%和0.26%,不过,不存在华侨影响力变弱的迹象,或者因为分析的数据未统计华侨对其侨乡的慈善捐助和现金捐赠。

环渤海湾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潜力也吸引了华侨的投资:2014-2016年他们对这两个地区的投资额分别为146.1亿美元和174.4亿美元,相应占各地区外国直接投资额的23.92%和28.67%。就华侨对经济的影响程度而言,两个地区一样,他们的投资在环渤海湾和长江三角洲地区GDP和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87%和1.2%、0.8%和0.41%(表2)。并且,相比环渤海湾和长江三角洲的省市而言,华侨对直辖市天津和上海的经济影响更大:华侨的投资在天津地区 GDP和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例分别达 1.52%和1.94%,在上海达1.32%和5.24%(表2)。如此一来,华侨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所经中国各地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经济影响。

表2 海外华人华侨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地区的直接投资

福建 5.90 76.85 1.43 1.78 76.85 2.61 2.89海南 1.54西部地区(南部海岸)广西壮族自治区 0.63 52.12 0.24 0.26

根据2014-2016年的平均指标进行统计。

表3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地区华侨企业的产业结构,%

现在我们关注一下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华侨企业的产业结构(表3)。

所研究地区的大部分华侨企业从事加工工业(占比为33.8%-100%)。其中,在广东省、山东省、福建省和浙江省华侨企业从事高新技术产业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3%、约22%、18%和17%,江苏省为6%,在上海、广西壮族自治区、辽宁省、江苏省和山东省华侨企业服务业所占比例分别为40%、30%、26%、25%和23.5%。在广东省、福建省和浙江省华侨企业服务业所占比例为10-11%(表3)。

整体上华侨企业的产业结构与其所在地区的产业结构基本相同。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在内的工业企业,其所生产的产品可以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出口产品的一部分,而其服务公司则提供物流支持。

因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至东南亚国家,那里居住着大约75%的华侨(控制当地市场不同领域的20%-70%),还考虑到这些侨胞在中国、欧洲和北美洲已拥有成熟的商业网,因此可将华侨视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包括中国部分)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猜你喜欢

渤海湾华人华侨广西壮族自治区
天津:渤海湾畔新潮涌
渤海湾连片开发对湾内水沙通量的影响研究
中指办领导听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工作汇报
绽放在东赢的侨界之花——记在日侨团优秀侨领、日本北九州华人华侨协会事务局局长孙娟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探明全球最大的变质岩凝析气田
“借脑引智” 提质发展——德国华人华侨科技工商协会博士团来访江苏
北德华人华侨国庆庆典成功举办
渤海湾埕海新区水平井固井配套油气层保护技术
冯成康:一心为华人华侨撑起保护伞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