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美术专业学生色彩造型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9-01-12师慧

魅力中国 2019年22期
关键词:美术专业色彩能力

师慧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一、高校美术专业学生色彩造型能力的现状

在我国的高校中,美术专业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开展教育,教师授课也以班级为单位,学生很难借鉴其他班级学生的优秀美术作品。以往的写生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色彩认知能力,因为写生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而班级作为一个组织拥有群体意识与群体规范,一些规范往往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也不利于学生相互沟通和交流。像美术专业这样艺术性比较强的专业,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与审美情趣,但我国高校美术专业部分教师往往使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没有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导致学生的色彩造型能力不强。此外,在写生过程中,多数学生只根据背光、受光、投影的冷暖色变化表现色彩,而能够精准把握光源色、环境色的学生并不多。一些学生对色彩知识掌握不够深入,无法充分利用自然规律处理画面的色调,即使能够合理处理色调,也难以在处理过程中完成个人情感的表达。总体来说,一些学生的色彩造型能力欠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

二、高校学生色彩造型能力欠佳的原因

静物写生需要学生在掌握的基础上充分理解基本色彩造型规律,并将其表现在写生作品中。目前,一些学生在对街景、风景进行色彩语言表达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我国一些美术专业学生的绘画基础薄弱;其次,他们的观察与感受能力较弱;最后,其色彩表现手法比较生疏。这三点原因导致这些学生无法在作品中充分展现色彩造型能力。

三、高校美术生色彩造型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依托学情与教学需求,细化色彩训练的内容

高校美术课程的设置,必须立足于明确的教学目标之上,切合现实。色彩教学必须设计阶段性目标,把色彩理论教学与培养色彩观察和色彩感受能力设为课程的重要内容,细化色彩造型能力培养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再依托学生的学情与课程教学需求,秉着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通过实践训练的形式来进行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在具体的色彩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重难点突破练习,明确各个小阶段中的训练目标。如色彩明度与物象空间体积之间关系的训练,可以进行单色训练,感受色彩在明度上的变化所带来的空间体积的塑造,体验色彩的明度表现就是素描的明暗关系。使学生了解每一块色彩都包含着明暗因素,如果不能将每一块色彩转换成单纯的明暗,那么,在写生中就无法表现对象的立体感、空间感和光感。写生实践是培养学生色彩造型能力最有效的手段。加大写生力度,贴近生活,感受色彩,运用脑海中储备的色彩理论知识去分析色彩,进而用色塑形。写生内容要由易至难,由简至繁。首先,从静物写生训练开始,引导学生在把握整体色调的基础上,如何观察静物的色彩细节变化,强调光源色的重要性,在观念中忘记物体的固有色,画自己眼睛所看到的色彩。运用色彩的眼光看世界,色彩是无处不在的,所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对绘画者来说是极其可贵的。其次,人物肖像写生和风景写生。风景写生中的色彩关系更为复杂,在瞬息万变的自然光下捕捉色彩,更是需要扎实的色彩理论知识与敏锐的眼睛。最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课外不断加强写生训练,借以扩展学生的写生范围,不断丰富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与写生体验,加强是色彩造型能力的培养。

(二)注重色彩理论知识教学,提升色彩观察能力

色彩理论对于每一位伟大的色彩画大师来说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学生只有熟悉和了解色彩的客观原理,才能从主观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让学生知道色彩即是光,取决于物体表面的特性和人的视觉感受。培养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的色彩造型能力,需要从最基本的色彩三原色、色彩属性、色彩调和与对比统一的美学原则开始,把握色彩纯度、明度、色相与空间体积表现的关系;对于画面的空间处理除了掌握线条透视和空气透视,还必须掌握色彩透视的原理;强调光源色和环境色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对受光面色彩和背光面色彩的分析能力;从写生对象的整体性观察出发,有效地把握其内在本质,分析各色彩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借助多种元素完成形象的塑。在色彩认知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色彩效果属于审美视觉范畴,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导出美学知识,并有效地掌握美学层面的构成规律及色彩分类,从而使学生在绘画实践中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色彩的内涵与特征。同时,学生在鉴赏绘画艺术作品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富于变化和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甚至对那些极具夸张和富有隐喻的美学现象,他们也能调动所储备的色彩知识给予自己的见解与评价。通过色彩理论知识的学习,有效地提升了学生观察色彩、感受色彩和分析色彩的能力,对他们的绘画实践起到极大的提升。毕竟色彩最终需要落实到视觉范畴之中,把自然形态中的色彩转变成平面上的色彩,并且具有空间体积关系,那就需要掌握色彩三要素的调和技法。同时,能够合理地运用白色在光源色中的点睛之笔以及环境色的准确把握。

(三)临摹色彩大师的作品,追寻色彩审美观照

临摹是推进学生创作的润滑剂,它是师承、学习技法、探寻画面结构组织、提高审美的重要方式。临摹可以走进历史,走近前人,走近大师,是作画者获取艺术经验的重要途径。临摹不同艺术风格的绘画作品的过程,其实是与大师进行“交流”的过程,不同风格反映艺术家不同的审美喜好。从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艺术作品上,也能反映出学生与创作者之间的一种审美和表达上的默契。当然,首先的色彩模本需要老师的推荐,根据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进行选择针对性地进行模本选择。其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选择色彩作品,从而在临摹中有所收获。学生可以通过临摹印象派的绘画作品,不断突破自己原有的色彩认知,打破固有色的桎梏。通过临摹古典大师作品,使学生在细致的色彩调和与严谨的造型上得到提升。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品进行临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通过临摹,学生对色彩的调和及运用都得到强化,同时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结语

总之,色彩不是一门孤立的学问,它存在于艺术灵魂之中。实践证明,培养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的色彩造型能力在色彩造型能力必须在老师的引导下,深入研究色彩理论知识,并结合大量的色彩写生与临摹。通过对色彩理论的认知和色彩感受、色彩表现能力的提升,最终才能建立自己独特的色彩结构,从而达到用色塑形的自由状态,呈现形色兼备的优秀作品。

猜你喜欢

美术专业色彩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课改下美术专业班教学及管理的探究
作品赏析(3)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神奇的色彩(上)
屈慧作品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