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运用探究
2019-01-12张立群
张立群
(湖南省绥宁县鹅公乡学校,湖南 绥宁 422600)
前言:化学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理科课程,是学生接触化学知识的开端。初中化学课程中包含的很多知识点是以实验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这就体现了实验对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趣味化的实验带领和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化学知识已经成为了很多初中化学教师的选择。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该认识到趣味化实验教学的教育价值,并采用合适的方式为学生开展教学活动。
一、革新教师的实验教学观念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应该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一改传统一味进行单项知识传输的教学方式,对实验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开展实验教学活动使学生能直接参与到化学知识探究当中。教师应该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参与化学实验活动,而不是仅仅重视自身对化学实验的讲解和示范。例如,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制取氧气”这个实验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根据氧气与空气之间存在的密度关系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并对所收集的气体进行检验。
二、运用趣味化实验导入教学内容
初中化学包含的很多知识点都是通过实验的形式所呈现的。这样的课程特点为教师开展趣味化实验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1]。运用趣味化实验将新课内容导入到课堂当中的方式不仅能对学生的注意力形成吸引力,还能使课堂教学的氛围更加轻松和愉悦。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在趣味化实验与化学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从而对学生的思维形成一定的引导作用。例如,教师讲解到“酸和碱”这个部分时,会涉及到酸碱指示剂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利用一个“魔术”将趣味化实验在课堂上演示,教师准一个白色的手帕,让学生仔细观察,手帕上什么也没有,当教师将一种液体喷洒在手帕上时,会在手帕上出现“化学”两个字。这种神奇的现象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当学生想要探究实验原理时,教师可以将本章节的知识导入到课堂当中,原来教师先用酚酞试剂在手帕上写上字,酚酞遇酸和中性试剂都不变色,只要遇碱会变红,所以教师在手帕上喷洒碱性溶液,就会出现字迹。
三、将信息技术与趣味化实验相结合
尽管初中阶段所涉及的化学实验都比较基础,但实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如果学生来完成这些实验,则很容易由于学生缺乏实验经验,一旦操作不当就会使自己受到伤害[2]。针对这样的教学情况,初中化学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对一些趣味化实验的操作过程进行演示,使之也能清楚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例如,教师讲解到“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个部分时,其中包含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内容,教师可以分别将镁、铁、铜、铝这几种金属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过程分别以微课的形式呈现出来,在微课中进行实验,并对实验过程进行描述。
四、建立趣味化实验与生活的联系
初中化学课程中有很多知识点都能用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这也是化学与生活之间存在联系的一种具体体现。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一些趣味化实验的过程中,可以适当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学生建立趣味化实验与生活之间的联系[3]。例如,教师讲解到“化学与生活”这个部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两件衣服,先认识服装的标签,再通过实验比较两件衣服材质的不同,一件为真丝材料,另一件为人造丝材料。于是,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趣味化的小实验带领学生探究辨别真丝和人造丝,并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不同服装材料的优缺点。
结论: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开展趣味化实验教学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化学课堂教学的氛围更加生动。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该认识到开展趣味化实验教学的意义,并通过革新自身的实验教学观念,运用趣味化实验导入教学内容,将信息技术与趣味化实验相结合,建立趣味化实验与生活的联系的方式为学生开展化学教学活动。通过本文对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实验的运用方法展开的一系列探究,希望能为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